今日问题:在海南昌江的保突村可以体验哪些非遗文化?
本题选项:
A.黎族传统制陶技艺
B.临高渔歌
正确答案:黎族传统制陶技艺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3年08月16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在海南保突村,可以体验到黎族传统的制陶技艺。这门技艺保留了我国新石器时期早期的制陶技艺,被称为制陶技艺中的“活化石”。临高渔歌则是海南临高县沿海渔民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曲形式。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六七千年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就已经出现于海南地区,东汉之后黎族原始制陶记入史册。
黎陶的器形外观比例匀称,厚度适宜,原始古朴,凝重敦厚,结构细密严实,器面光滑,没有砂粒,裂纹、洞眼。杂质及其他附著物,有红、黑、灰、褐、紫等颜色,土陶器皿上自然形成的各种梦幻般、大写意的花纹和图案,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昌江,古称至来,后称昌化,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奇峰峻岭,河流纵横的昌江,滋养着黎族、苗族、汉族等民族20多万人口,文化底蕴深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其中,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渊源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我国新石器时期。
《诸蕃志》曾记载 “……以土为釜,瓠为器。......土釜至今用之,瓠瓢间以水......”黎陶以黏土为原料,低温烧制而成。原始制陶技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失传,但在黎族世居的昌江仍有保留。
昌化江畔,黎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居住地主要集中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太坡地区。由于地处干旱,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智慧的黎族先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特有的黏土制作陶器,如碗、钵、盆、盘、罐、蒸酒器、蒸饭器、缸等,陶器既可自用,也能以物易物换取生活物资。
黎陶连接着黎族人的生与死。黎族人出生时,家中长辈会制作陶罐,放在婴儿床头下;百年之后,陶罐则会代替墓碑,陪伴长眠。
千年以来,黎族制陶技艺只传女不传男。黎陶制作十分繁琐,有挖陶、挑陶、晒陶、捣陶、筛陶、和泥、制作器底、搓泥条、泥条盘筑、制坯、摆放陶器、露天烧陶等步骤。
烧陶要选择露天平地,将柴火架成堆,陶坯倒扣在柴堆上。烧陶前,家里的男丁需要上山采集“紫涯”(黎语)的树皮,将树皮捣成汁,用于最后的淬火。
黄昏时分,开始点火烧陶。火焰在空中翻滚,制陶人将“紫涯”汁洒向四周,在神秘的祷告中祈祷陶器完好无缺。
薪柴燃尽时,黎族的男性上前将陶器一一取出,然后洒上“紫涯”树皮汁以固陶。淬火后,每个陶器都会留下独一无二的斑驳印记。
黎陶富有粗犷、原始的美感,虽不精致,却是人类与大地紧密相连的见证。
2006年5月20日,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 。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