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古代的“马快”指的是哪种职业?
本题选项:
A.骑马的捕快
B.赛马选手
正确答案:骑马的捕快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07月29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明清时期,州县衙门中负责刑事案件的衙役叫捕快,而其中配备马匹执行公务的叫“马快”,专门负责骑马缉捕盗匪、传递紧急公文,因行动迅捷得名,与不配马匹的“步快”相对应。
“马快”是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本义指旧时衙门中专司侦缉逮捕罪犯的差役身份,属衙役职司范畴;其二为引申义,表示事物发展或行动速度极快,与时间副词“立刻”同属一类。该词通过“马”与“快”的组合,既描绘了古代差役行动迅捷的职业特征,又在语言演变中抽象出表速度的核心语义。
捕快:官府中奉命逮捕罪犯地差(chāi)官。捕快,原来分为捕役和快手,渐渐地人们把捕役和快手合称,就叫成了捕快,捕快地称呼起源无法考证,但是至少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前期就拥有了类似职能地人,这是最初捕快地雏形,他们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因二者性质相近,故合称为捕快。
捕快平日身着便装,腰挂表明身份的腰牌,怀揣铁尺、绳索。领班称“捕头”、“班头”。老百姓称捕快为“捕爷”、“牌头”、“头翁”、“牌翁”等等。在明清法律条文中,称捕快为“应捕”或“应捕人”,即“本有逮捕罪人之责的人”。有的大州县,捕快往往配备马匹执行公务,故又称之为“马快”。而徒步者,则称之为“步快”、“健步”或“楚足”。各州县在编的“经制正役”的捕快,因州县大小而决定其人数。
捕快所承担的侦破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叫“比限”,一般5天为一“比”,重大的命案3天为一“比”。过一个“比限”,无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责打。
捕快在古代属于“贱业”,并严格规定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们脱离捕快行业,其子孙也亦不准应试。
捕快是没有工资的,每年的伙食补贴即“工食银”不过十两银左右,养家糊口自是艰难,于是敲诈勒索便成为一种风气,他们时常设置种种名目收取好处费,甚至与州县官吏同流合污,或制造冤假错案,或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