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1971年3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____”卫星。这颗卫星在太空正常运行了8年多,卫星上的长期电源系统、长期温控系统、长期遥测系统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为中国研制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题选项:
A.希望一号
B.长征一号
C.实践一号
D.嫦娥一号
正确答案:C.实践一号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杜2014年版)
出题单位:暂无
拓展阅读:
实践一号卫星是中国“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中的第一颗,同时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
实践一号卫星于1971年3月3日发射,于1979年6月17日陨落,这颗卫星在轨道上约工作8年,远远超过原定1年的设计寿命,这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研制的卫星中也是不多见的。
实践一号卫星221公斤,外形为近似球形的多面体,直径1米,运行轨道参数为:近地点266公里,远地点1826公里,倾角68.9度,周期106分钟。
实践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考验太阳电池,镉镍电池,辐射式主动热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在运行期间对空间物理环境进行探测,卫星上的探测仪器有红外地平仪、太阳角计等。
实践一号卫星星体是直径1米的近球形72面体,上下半球梯形平面上各安装了14块硅太阳能电池板,卫星主要载荷有两个:G-M计数器和铍窗积分电离室。
实践1号卫星的总体方案,在不少方面沿用了东方红1号卫星的技术成果和经验,这颗卫星也采用自旋稳定方法;外形与东方红1号卫星相似,为72面球形多面体,其中28面贴有耐长期高电粒子辐照的N/P型太阳电池片;热控系统采用能保证卫星长期工作的百叶窗技术,遥测系统的调制方案采用脉冲体制。
随着“实践一号”的成功发射,我国以“实践”命名的卫星系列相继开始不断升空,在空间科学探测,航天新技术试验等方面不断发挥重大的作用。
1968年上半年,实践一号卫星开始研制,开始方案设计。
1969年底,开始模装。
1970年5月确定最后的正样状态,随后各分系统又进行了大量试验。
1971年1月3日起运前往发射试验场。
1971年3月3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
1978年,实践一号卫星的长期电源系统、长期温控系统、长期遥测系统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