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森林/正文
哪种入侵植物会威助红树林生态

 2022年11月29日  阅读 414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问题:哪种入侵植物会威助红树林生态?答案是:互花米草。

今日问题:哪种入侵植物会威助红树林生态?

本题选项:

A.互花米草

B.菟丝子

正确答案:互花米草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 - 2022年11月29日 - 答案

哪种入侵植物会威助红树林生态

答案解析:互花米草是全球闻名的入侵物种,它以极强的生命力挤占了红树林的生长空间,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200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16种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据了解,互花米草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的有性繁殖和根状茎或断落的植株的无性繁殖。地上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开花结实,进行有性繁殖,地下部分(根茎和须根)可吸收养分,促进生长,并进行无性繁殖。

互花米草穗粒数最多可达665粒,每平方米互花米草可结种子几百万粒。成熟的种子能随风浪、海潮四处漂流,遇合适的海滩位置和较好的立地条件能自行萌芽。互花米草强大的繁殖能力,让它从“固滩能手”转变为“生态杀手”。

1979年,互花米草被引进到我国,并首先在福建省的罗源湾引种成功。之后,互花米草对我国滨海滩涂环境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加之其自身超强的扩繁能力,又缺乏天敌,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便扩散到我国几乎所有的滨海滩涂湿地,成为滨海滩涂分布面积最广的盐沼植物,对我国滨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据悉,1982年互花米草在泉州湾引种,如今在潮位4米至高潮线、内湾中潮位高部以上及没有养殖、无法养殖或养殖强度小的滩涂区域,基本都成了互花米草的天下。

在泉州湾洛江段的红树湾,记者沿岸行走看到,一排生命力顽强的互花米草将红树林紧紧围住,部分茎秆高度可达1米以上,影响着红树林的生长。站在晋江水头外线沿岸,也可以看到互花米草除治后的滩涂上种植了不少小株的红树林,石狮市自然资源局林业资源站站长林明富表示:“红树林生长速度慢,而互花米草生长速度快,强大的生命力会使其挤占红树林的生长空间,威胁到红树林的生存”。

多年来,泉州湾沿岸互花米草的不断增长,已经占据了滩涂湿地,严重威胁到候鸟正常迁徙与栖息。同时,互花米草叶片比较尖锐,致密的植株会阻截细小的泥沙,形成泥滩,使得底下的鱼类、沙蚕、泥螺、钩虾等无法生存,而这些原本是候鸟的重要食物。

多年来,为了消除互花米草造成的生态灾害,不少科学家和湿地保护部门先后做出了努力,尝试各种方法来除治互花米草,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互花米草主要的清除措施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三种。其中物理控制方法很多,主要集中于清除根茎、深翻并填没、焚烧、收割、淡水浇灌、遮阴法等。

化学控制主要是应用除草剂,快速有效,效果明显,但通常有一定残留,可能污染环境,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生物控制主要是利用动物取食偏好(如叶蝉)或者植物化感作用来进行控制。生物控制从理论上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没有很成功的先例。

各地互花米草的情况不一样,在除治方法上,应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除治方法。目前我国最常用的除治方法就是物理控制,对成片分布的互花米草,鼓励采取刈割+旋耕、刈割+翻挖根部、深翻等方式进行除治;对零星分布或红树林内散生的互花米草,鼓励采取人工挖(拔)除。

经了解,人工挖(拔)除法适用于新入侵、新萌发、零星分布、小面积、离岸近,以及与红树林或其他乡土植被混生分布的互花米草的除治。该方法施工灵活,可清除新生的互花米草,但除治效率较低。刈割+旋耕法则适用于中、高潮位滩涂,特别是互花米草连片大面积分布,且淤泥底质较硬的区域,除治率可达90%以上。刈割+翻根法适用于低、中、高潮位滩涂,特别是互花米草连片大面积分布,且滩涂底质较松软的区域,除治率可达85%以上。深翻法适用于低、中、高潮位滩涂,特别是互花米草连片大面积分布且滩涂底质较松软的区域,除治率可达85%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awrui.net/mayi/senlin/1479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