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红里子”是以下哪种海洋生物的俗称?
本题选项:
A.海胆
B.脉红螺
正确答案:脉红螺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 - 2025年02月05日 - 答案
答案解析:“红里子”是脉红螺的一种,因为螺层上有明显的紫褐色带状斑纹,形成了一种类似脉络的效果,因此得名“脉红螺”。又因壳内通常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橙红色,人们俗称它为“红里子”。
脉红螺,俗称“海螺”,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海洋捕捞对象,鱼汛期在3~11月,辽宁的丹东使用扒拉网捕捞,旅大多用下网给诱饵的“钓螺”方法捕捞。养殖对象,主要养殖方法有吊笼养殖和虾池混养两种。
贝壳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低而均匀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壳面黄褐色,有棕色点线花纹,壳口桔红色。
脉红螺(Rapana venosa)是一种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骨螺科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贝类。它的贝壳大而坚固,略呈四方形,壳高可达104毫米,宽78毫米。螺层约有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高度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略均匀。
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上下两部相交近于90°角,其上部有时有褶皱。在肩角上具有角状突起。在体螺层的下部还有3条略粗的肋,有的具较弱的结节突起。壳色黄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外唇边缘随着壳面的粗肋形成棱角,内缘具多数褶襞;内唇弧形,上部薄,下部厚,向外伸展与绷带共同形成假脐。厣角质,核位于外侧。
脉红螺生活在数米或十余米水深的浅海泥沙碎贝壳质海底,在我国四大海、日本、朝鲜有自然分布,而在欧洲的黑海及地中海沿岸则为入侵物种。幼小个体常见于潮间带岩礁间。它们常与中国蛤蜊、菲律宾蛤仔等混栖在一起,并以其为食;幼螺多生活在低潮线附近,能潜入泥沙中捕食瓣鳃类,成螺多生活在低潮线下数米水深处。冬季常分散活动,水温低于5℃时,潜底进入休眠状态。
脉红螺的食性较为复杂,浮游稚螺摄食单细胞藻类,变态落栖后转为动物食性,主要摄食瓣鳃类和水生动物尸体。脉红螺还可以与同属物种小皱岩螺(R.bezona)自由杂交。有一种亚种或型强棘红螺/北直隶红螺(R.venosa (cf)pechiliensis),以极厚的壳和夸张的棘刺为主要特征,主要见于北黄海和青岛,向南可见于浙江沿海。该亚种已在西太平洋灭绝,目前仅存于脉红螺入侵的黑海和地中海,故欧洲产的北直隶红螺亦称脉红螺黑海型。
脉红螺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贝类,也是一种充满科学价值的海洋生物。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生态习性多样,是海洋生态研究的重要对象。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