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币问答/正文
王大爷听说鱼胆清热解毒但生吞有毒,他就拿来泡酒,此做法

 2023年04月14日  阅读 1128  评论 0

摘要:金币趣味问答问题:王大爷听说鱼胆清热解毒但生吞有毒,他就拿来泡酒,此做法?答案:一样会中毒。

问题:王大爷听说鱼胆清热解毒但生吞有毒,他就拿来泡酒,此做法?

本题选项:

A.能避免中毒

B.一样会中毒

正确答案:一样会中毒

出题单位:支付宝·答答星球

答题路径:淘宝APP - 【领淘金币】 - 赚更多金币 - 淘金币趣味课堂

王大爷听说鱼胆清热解毒但生吞有毒,他就拿来泡酒,此做法

答案解析:鱼胆有毒,直接服用可导致心脑肝肾等脏器损害,轻则出现恶心、腹泻等,重则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急性肾衰竭,导致尿毒症。鱼胆中的有毒成分耐高温且不被乙醇破坏,因此就算煮熟或泡酒喝,吃下也会中毒。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鱼胆中毒是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鱼、草鱼、白鲢、鲈、鲤鱼胆中含有的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能损伤人体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民间有以生吞鲤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当而发生中毒。因为鱼胆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生吃鱼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引起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中,以少尿型急性肾衰最为常见,且达鱼胆中毒死亡率的91.7%(以青、草和鲩鱼苦胆中毒最多见)。而且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鱼胆中毒,主要是中毒后,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肝脏、肾脏均受到损害,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鱼胆中毒尚无特殊解毒药物,应重在预防,得病后采取紧急综合治疗,治疗重点在于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透析治疗。告诫人们应避免生食鱼胆,得病后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鱼胆中毒:

(1)潜伏期一般为2~6小时,最短半小时,最长约14小时。

(2)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稀水便或糊状大便。由于腹痛、呕吐剧烈、临床上易误诊为胆石症等急腹症,应予以注意。

(3)肝脏肿大、有触痛,并有黄疽、肝功能异常、严重者有腹水,甚至发生昏迷等。肝脏损害多在食后1~3天发生。

(4)全身浮肿,少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尿闭、甚至尿毒症。肾脏损害表现常发生在食用本品3 天以后。

(5)严重中毒者可发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肤出血点。多数患者尚有血红蛋白尿。

(6)部分患者有头痛、低热、嗜睡、四肢发麻、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7)严重溶血时血红蛋白下降。

比较严重的鱼胆中毒患者,除了上述胃肠道症状外,还会有肝脏损害的表现,如肝肿大,肝区触痛、扣击痛,皮肤、眼巩膜发黄,血清转氨酶升高;肾脏的表现如腰痛,肾区扣击痛,少尿、无尿、蛋白尿、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和管型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如血压升高或降低,面部、下肢或全身的水肿;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头痛、嗜睡、神志模糊、谵语、抽搐昏迷等等。

(8)有些鱼胆中毒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休克、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过程。

(9)由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殊的解毒疗法,病情的发展又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招致患者死亡。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awrui.net/mayi/taojinbi/1886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537
  • 评论0
  • 浏览10064926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