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猜一猜: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皮影戏通常用什么制作?
本题选项:
A.兽皮或纸板
B.鱼皮或纸板
正确答案:兽皮或纸板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2年11月28日 - 答案
答案解析: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制作皮影的材料通常是兽皮,包括驴皮、牛皮、羊皮、猪皮等。
皮影是用兽皮和影子组成的古代“电影”。古人用灯光(烛光)照在兽皮和纸板儿做成的人物后面,一边操作着戏曲的人物。一边用在幕后用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并用打击乐器做伴奏。在古代信息不发达,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时代,皮影戏对人们的吸引程度可想而知。
皮影的来源其实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皮影。那时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汉武帝就整天茶不思饭不想,而且还不理朝政(不上班了)。大臣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该怎么办呢?有一天,李少翁出门,看到一个孩子拿着布娃娃玩儿,然后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这个李少翁灵机一动,就做了一个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在手脚处绑上木棒,入夜时分,张灯烛,设幕台,搭帐篷,请皇帝坐帐中观看皮影戏。皇上看罢,罢龙颜大悦,于是这个关于皮影戏的故事就载入《汉书》。
皮影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和现在的“第七艺术”—电影,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把文本故事或者人们口中故事,变得更生动形象,更具有视听效果,更吸引人眼球而已。所以皮影戏讲的故事,就跟当今电影/电视剧讲的故事没啥差别。
他讲的故事多数都是当时比较流行/比较知名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比如说:《窦娥冤》/《六月雪》的故事,《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三国演义》里面各种名将的故事等等(西游,三国的故事在民间一直都有,也有相关的读本,只是后来被被明代吴承恩,元末明初罗贯中整理汇编创作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