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长调民歌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音乐

 2024年03月10日  阅读 146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非遗小常识:长调民歌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音乐?答案:蒙古族。

今日问题:非遗小常识:长调民歌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音乐?

本题选项:

A.蒙古族

B.白族

正确答案:蒙古族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3月10日 - 答案

非遗小常识:长调民歌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音乐

答案解析: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产生于蒙古族人民由打猎转为放牧的过程之中,具有曲调悠长、音域宽广、字少腔长、节奏自由的音乐特点,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蒙古族长调民歌,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

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awrui.net/mayi/xincun/2328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34
  • 评论0
  • 浏览8901470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