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庄园/正文
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足球场”,称为

 2022年11月29日  阅读 222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问题: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足球场”,称为?答案是:鞠城。

今日问题: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足球场”,称为?

本题选项:

A.鞠城

B.球园

正确答案:鞠城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2年11月29日 - 答案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足球场”,称为

答案解析: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到了汉代发展成为一项专业化的运动。因为汉高祖刘邦是一名“超级球迷”,皇宫内开始出现专门的“足球场”,即所谓“鞠城”,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常进行的体育运动。但其实蹴鞠不仅仅在清明的时候进行,它可是风靡我国数个朝代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蹴鞠在我国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传说它始于黄帝,最开始是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中,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后在《汉书》中多次出现,《战国策·齐策》和《史记·苏秦列传》等史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而蹴鞠真正迎来快速发展并广为流行的朝代,在两汉和唐宋。

两汉三国蹴鞠: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首先,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有“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记载。

其次,出现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从汉画像石上所描绘的蹴鞠表演看,有单人蹴1鞠、单人蹴2鞠、双人边击鼓边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技术动作。有人称之为“蹴鞠舞”,是百戏中的重要节目。

第三,出现了竞赛性蹴鞠。这种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第四、蹴鞠开始用于军中练兵。蹴鞠除象征“兵势”、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汉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类,并称:“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朝颜师古注云:“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唐宋蹴鞠:

如果说汉代是蹴鞠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的话,那么唐宋则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唐宋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单球门比赛,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多者为胜。

这种比赛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唐宋时期,蹴鞠活动更为普及。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便是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炅、赵普等人踢球的场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女子中也有蹴鞠活动,不少宋代铜镜中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陶枕也描绘了民间少女踢球的情景。

另外,不用球门的踢法逐渐规范。这种踢法叫做白打。从一人场到十人场。“一人场”由参加者逐一轮流表演,称为“井轮”。除用足踢外,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使球高起落下称为“飞弄”,使球起伏于身上称为“滚弄”。

白打以表演花样多少和技艺高低决定胜负。二人以上至10人分别称为二人场、转花枝、流星赶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过海、踢花心和全场,各有规定的踢球路线。用上身触球称为上截解数,膝以上部位触球称为中截解数,用小腿和脚踢称为下截解数。踢法繁多,所以《蹴鞠谱》上说“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

第五、出现蹴鞠组织并有社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蹴鞠艺人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人谈到蹴鞠的价值,称赞“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本来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传。”又说:“巧匠圆缝异样花,智轻体健实堪夸。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礼义加。”两汉和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蹴鞠发展快,流行广的时期,民众争相参与,认为它不但能令人健身、愉快,还有助于领悟礼义,人们对蹴鞠的态度,也体现了蹴鞠观念的发展与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awrui.net/mayi/zhuangyuan/1479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02
  • 评论0
  • 浏览8820666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