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热点/正文
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____”

 2024年02月20日  阅读 124  评论 0

摘要:问题: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____”。答案:世界无线电日。

本题问题: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____”。

本题选项:

A.世界无线电日

B.世界电信日

正确答案:世界无线电日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拓展阅读:

1946年2月13日是联合国电台成立日。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世界无线电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无线电技术和应用重要性的认识。

2013年1月14日,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无线电日的决议。第67届联合国大会期间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宣布的将2月13日(联合国电台于1946年这一天成立)作为世界无线电日的决定。设立世界无线电日旨在宣传无线电作为通信载体,在促进教育发展、信息传播以及自然灾害中重大信息发布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可以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无线电波”自发射地点到接收地点主要有天波、地波、空间直线波3种传播方式。

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而中波传播距离相对较远。优点是受气候影响较小,信号稳定,通信可靠性高。

天波: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电波,称为天波,又称电离层反射波。发射的电波是经距地面70—8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反射后至接收地点,其传播距离较远,一般在1000公里以上。缺点是受电离层气候影响较大,传播信号很不稳定。短波频段是天波传播的最佳频段,渔业船舶配备的短波单边带电台,就是利用天波传播方式进行远距离通信的设备。

空间直线波:在空间由发射地点向接收地点直线传播的电波,称空间直线电波,又称直线波或视距波。传播距离为视距范围,仅为数十公里。渔业船舶配备的对讲机和雷达均是利用空间波传播方式进行通信的设备。

无线电波的应用

无线电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无线电是世界上受众最广泛的大众媒介,全球95%的人口都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作为通信载体,在促进教育发展、信息传播以及自然灾害中重大信息发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在中国,国际电联定义的42种无线电业务广泛应用于广电、通信、铁路、交通、航空、航天、气象、渔业、科学研究、抢险救灾、新闻媒体以及公安、武警、军队等各部门、各行业。在人类社会向信息化不断推进过程中,无线电波成为实现社会各信息自由传播和无所不在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载体。无线电技术所依赖的有限的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业余无线电是无线电爱好者参与的无线电台通讯。业余无线电台可以使用整个频谱上很多开放的频带。爱好者使用不同形式的编码方式和技术。有些后来商用的技术,比如调频,单边带调幅,数字分组无线电和卫星信号转发器,都是由业余爱好者首先应用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awrui.net/xuexi/shizhen/23166.html

  相关推荐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