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森林/正文
鹦鹉螺的名称由来是

 2023年04月11日  阅读 260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问题:猜一猜:鹦鹉螺的名称由来是?答案是:外形酷似鹦鹉的喙。

今日问题:猜一猜:鹦鹉螺的名称由来是?

本题选项:

A.鹦鹉的食物

B.外形酷似鹦鹉的喙

正确答案:外形酷似鹦鹉的喙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 - 2023年04月11日 - 答案

猜一猜:鹦鹉螺的名称由来是

答案解析:鹦鹉螺轻薄的外壳色彩艳丽,壳表面呈白色或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中心辐射而出,一般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表面光滑细腻,外形酷似鹦鹉的喙,因此中文通用名谓之“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头足纲、鹦鹉螺科的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

大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600米深,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鹦鹉螺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在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senlin/1883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