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森林/正文
头顶上有四叶草的水母是什么水母

 2023年04月20日  阅读 321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问题:头顶上有四叶草的水母是什么水母?答案:海月水母。

今日问题:头顶上有四叶草的水母是什么水母?

本题选项:

A.银币水母

B.海月水母

正确答案:海月水母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 - 2023年04月20日 - 答案

头顶上有四叶草的水母是什么水母

答案解析:海月水母,似海上皎月的水母,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海月水母属,伞径一般为25~40cm,在6~32℃的海水中都能生存。海月水母头顶上的“四叶草”其实是它的生殖腺,当性成熟时,生殖腺就变成了粉红色。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Linnaeus, 1758),是羊须水母科海月水母属下的一种水母。海月水母属物种的水母体单从外观根本不能分辨,必须要以基因来作出分析。海月水母的水母体是透明的,一般阔25-49厘米,有4条明显的马蹄状生殖腺。它们会用触手来捕捉猎物,如水母体、浮游生物及软体动物。但触手的活动有限,它们也只是会随波逐流。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海月水母吃浮游生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类、被囊动物幼虫、轮形动物门、幼生多毛纲、原生动物、硅藻、鱼卵及其他细小生物。它们有时也会吃凝胶状的浮游动物,如水螅水母类及栉水母。海月水母属的水母体及幼虫都有刺细胞可以捕捉猎物及保护自己。猎物会被黏液粘住,接着以纤毛作用将之送入胃循环腔,消化酶就会分解食物。从所具有的消化酶就可知它们一般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类,至于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则所知甚少。

海月水母有大量的天敌,包括翻车鱼、棱皮龟、钵水母纲的Phacellophora camtschatica及非常大型的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海月水母也会被海鸟所掠食。一些寄生虫也会攻击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属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40°的海域,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一般而言,它们生活在近岸,可以在河口及海港见到它们。它们栖息在水温6-31℃的海水,最适于9-19℃的水温。海月水母喜欢水流稳定的温带海洋。它们一般会出现在盐度低于3-23ppt的海域。


海月水母就是海中的月亮,因其通体洁白透明,泳姿优雅婀娜,在蓝色海洋中若隐若现的身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深蓝夜空中悬挂着那轮皎洁明月,由此得名“海月”。

这种圆盘中点缀着四叶草,随着灯光的颜色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色彩的梦幻水母,就是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海月水母和海蜇同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但海蜇属于根口水母目,海月水母属于旗口水母目。一般认为根口水母目结构更为复杂,演化上较旗口水母目更为高等。

明代的杨慎在《异鱼图赞》卷四中提到:“海物正圆,名曰海月,指如搔头,有缘无骨。”从 “有缘无骨”一词中可推出此句描写的极有可能是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是一种常见的水母,成体直径多数在15cm~30cm之间,广泛分布于北纬70°到南纬40°之间的浅海海域中,适宜在低盐(3%)温暖(9-20°C)的海水环境中生存。

在我国,每年7、8月份它们会大量出现在大连及山东的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海域中。

海月水母通体透明,身体的98%都是水分,在日语里也被叫做“水水母”。它的身体结构较为简单,呈双辐射对称,主要由伞状体和口腕两部分组成。伞状体的边缘细密地分布着中空的触手,中央有4个马蹄形胃腔,这是区别于其他水母的显著标志。成熟个体的胃腔底部还围着一圈颜色较深的生殖腺。


海月水母借助于伞状体的扩张和收缩,获得反作用力而向前推进。这样的规律性的运动使它的姿态看起来非常优雅,好似在海中翩然起舞。

海月水母的生活史非常有意思,会同时经历有性繁殖的水母体和无性繁殖的螅状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世代。

我们一般见到的大都是海月水母的水母体,水母体雌雄异体,雄性个体排出精子,经雌性个体的口腔进入体内与卵子结合。雌性个体排出受精卵,在其口腕边缘发育成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有细小的纤毛细胞,在离开雌性个体后可以浮游一日来寻找合适的底层定居。当它在附着在外物上之后,会介由出芽生殖形成螅状体,螅状体通过横向分裂脱落成一片片碟状幼体,长大后就成为了我们熟悉的水母体。

螅状体的无性繁殖,能看到视频中的螅状幼体逐渐发育成长,形成横裂体,一片片的碟状体从其顶端横向分裂脱落。最后一段是螅状体自身的出芽繁殖。



作为观赏性的动物,海月水母一直很受大众欢迎。它大小适宜,在灯光的照射下色彩缤纷绚丽,规律的泳姿婀娜又高雅。欣赏海月水母具有节拍感的群游,是一件非常治愈的事。

海月水母不仅是海洋馆里的常驻嘉宾,也是宠物市场上的水中明星。

它形态可爱,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范围比较广。繁殖力强,饵料丰年虫又易获得。直接就能从花鸟市场购入水母专用水箱以及全套饲养用品。适宜作为家庭宠物来培养小朋友的耐心和观察力。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固定的小区域内生活时,海月水母对水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喂食时要注意观察它们对饵料的进食量,并及时清除残饵以及死亡的个体,以防水质变坏,使它们被水中的病菌及寄生虫感染而死亡。

虽然海月水母颜值高,长得人畜无害,但野外环境中的它们,并非如外表那般温柔。

海月水母的口腕上有刺细胞,蛰到猎物时会释放成分较为复杂的海蜇毒素,其中主要成分是一些蛋白和肽类。它的毒性非常弱,对大部分人而言,被海月水母蛰到,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少数皮肤敏感的人,却可能会引起皮疹等过敏症状。

虽然对人类造不成啥影响,但它们对同类可没这么友好了。海月水母在海中以浮游动物为食,会捕食其它小型水母。在文初有提到,相较于海蜇,海月水母在演化上更为低等,但演化关系中的高低不代表生存竞争中的优劣。两者的幼体阶段,海月水母在种间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在两者共存的自然海域内,若饵料缺乏,海蜇幼体会被海月水母幼体捕食殆尽。

近年来,全球海域内频频发生海月水母的爆发事件,而同为水母的海蜇却极少有爆发性大丰收,原因正是在此。所以海蜇养殖业中都会严防海月水母的入侵。

原本在自然环境下,海月水母的天敌众多,翻车鱼、棱皮龟,甚至海鸟都会捕食它们。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整个海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发展工业却没有做好环保,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海中,造成近海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抢夺水中的氧气,使鱼类死亡,而海月水母以浮游动物为食,耐缺氧性远远强于鱼类。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最终导致海月水母天敌与竞食者的大量减少。

另外,海月水母的生长繁殖也受温度因素制约。当水温升高时,幼体的成长也会加速,全球性气候变暖可能也是它爆发的诱因。

海月水母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研究发现,当海域内的食物充足时,水母体会加速成长;而食物一旦短缺,水母体的体积会发生可逆性收缩,同时生殖腺萎缩以抵御饥饿。

除了进食浮游动物,海月水母也会直接捕食幼鱼,间接与鱼苗争夺食物资源,严重影响沿海经济性鱼类的产量。海月水母是近海浮游动物的主要掠食者之一,而浮游动物大多以浮游藻类为生。浮游动物的数量下降使得浮游藻类的数量不受控制,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沿海一带的人工建筑缓冲了底层环境中水流的冲刷作用,为海月水母的幼体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入夏之后幼体成长为成体,体积数倍甚至上百倍增加。爆发的巨大种群数量会阻塞沿岸基础设施,如火力发电厂和核电站等的冷却水循环系统,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由于海月水母侵袭而影响城市供电的事儿,青岛人民一定不陌生。

水母这一古老的生物,经历了五次全球生物大灭绝而存活至今。而如今的人类,正在亲手导演即将发生的新一轮物种灭绝。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senlin/1893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