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若将苹果切开并持续放置一段时间后,苹果会变成下列哪种颜色?
A.褐色
B.红色
C.黄色
D.绿色
正确答案:褐色
答案解析:切开的苹果只要放上一段时间表面会出现褐色是因为被氧化了。其实苹果切开以后放在空气之中也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这个反应的名字叫做酶促褐变因此苹果会变成褐色。
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酚-醌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当细胞组织被破坏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其还原反应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就形成了褐色色素,称为黑色素或类黑精。
酚酶的系统名称是邻二酚:氧-氧化还原酶(EC1.10.3.1)以铜为辅基,必须以氧为受氢体,是一种末端氧化酶。可以用一元酚和二元酚作底物。
酶促褐变是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多酚氧化酶(PPO,EC1.10.3.1)的作用,邻位的酚氧化为醌,醌很快聚合成为褐色素而引起组织褐变。PPO是发生酶促褐变的主要酶,存在于大多数果蔬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 PPO 的作用,不仅有损于果蔬感观,影响产品运销,还会导致风味和品质下降,特别是在热带鲜果中,酶促褐变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
为什么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呢?其实,这是存在于苹果果肉中的两种成分在“作怪”,它们分别是多酚(f8n)和酚氧化酶。这两种成分平日里安分守己,互不干扰,但当苹果被切开后,空气中的氧气就把它俩“拉扯”在一起了。原来,苹果切面接触到空气后,果肉中所含的多酚会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在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褐色的色素,所以苹果切面会呈现出褐色。这种反应叫作“酶促褐变反应”。
生活中,会发生酶促褐变反应的只有苹果吗?当然不,富含多酚的水果和蔬菜,其切面都很容易变成褐色,例如香蕉、桃、茄子、土豆、莲藕等。
酶促褐变反应不仅会影响这些食物的外观,还会导致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不过,这样的食物在短时间内尚可食用。
如果将苹果切开后放置的时间过长,果肉的酶促褐变反应加剧,苹果中的营养物质会大量流失。而且,苹果中的成分还会发生一些其他的化学反应,使果肉变得松散、有异味,甚至腐烂变质。这时,苹果就没有食用价值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