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猜一猜:国家级非遗“蒙古族搏克”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艺?
本题选项:
A.摔跤
B.呼麦
正确答案:摔跤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5月02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搏克运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流行,清代得到空前发展。2006年,蒙古族搏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搏克,“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它是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
当下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搏克运动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按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德格”(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卓德格”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样字,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或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颈上配套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获胜次数越多,“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也越多。
2006年5月23日,蒙古族搏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Ⅵ-16。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