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贵州非遗“花脸龙”是以下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结合

 2025年03月02日  阅读 63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贵州非遗“花脸龙”是以下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结合?答案:舞龙和戏曲。

今日问题:贵州非遗“花脸龙”是以下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结合?

本题选项:

A.龙舟和秧歌

B.舞龙和戏曲

正确答案:舞龙和戏曲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03月02日 - 答案

贵州非遗“花脸龙”是以下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结合

答案解析:隆里花脸龙是一种舞龙与戏曲相结合的传统民间活动,也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元宵节,都是隆里人舞龙狂欢的喜庆日子,扛龙人在脸上画上五彩脸谱,表演时锣鼓喧天,群龙飞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隆里民间花脸龙自北宋以来,已有1000余年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明代屯军时由隆里先民带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传承。“花脸龙”顾名思义,所有扛龙人的脸上,用颜色画上五彩脸谱,生、旦、净、末、丑尽全。玩舞游街时兴腻粑粑(腻,方言即强行往别人嘴里塞东西),故称“腻粑龙”。

隆里花脸龙的起源,据当地《龙标志略》记载,是从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建功立业后“蓝季子会大哥” (又名“戏皇嫂”)一则戏的传统故事演化而来。传说赵匡胤原有十二个结拜弟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之后,大宴群臣,论功行赏,春风得意,满座欢欣,然而却忘了封赐他最小的那位义弟蓝季子。

蓝季子气愤在心不好直说,只得闷头饮酒,唉声叹气。喝醉之后,抹成花脸,癫癫狂狂,用暗语刺激赵匡胤大哥,并故意戏弄皇嫂,借此发泄胸中之气,由此之后,凡自愿扮演蓝季子装成丑角的人,都在当天可以独自得到一餐特殊而丰盛的酒肉痛饮,方为借酒“献彩”。

隆里还流传一句歇后语“蓝季子会大哥——饱餐一顿”。花脸龙所画的脸谱及表演形式,源于汉戏《蓝季子会大哥》的角色面妆和表演内容。

如今,这些故事经历数百年沧桑后,隆里人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不仅在隆里古老的花脸龙中重复着千年的情结,而且还有所发展和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6532.html

标签: 蚂蚁新村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