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针对哪类儿童而发起的?
本题选项:
A.流动儿童
B.留守儿童
正确答案:留守儿童
出题单位:中国扶贫基金会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答答星球】小程序
答案解析: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以村所有18岁以下儿童为服务对象,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关注重点。
2015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童伴妈妈”项目,通过培育乡村女性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留守、困境儿童监护网络,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最后一公里。
一个人
童伴妈妈是驻守在农村第一线的社工,她们大多是本村人,对村里的情况比外来社工更加了解,也更容易取得村民的信任,对本村的感情更深厚。
通过对童伴妈妈的培训,使她们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本村的儿童和家庭。
一个家
童伴之家是村里儿童共同的活动场所,这里不仅有温暖陪伴的童伴妈妈,还有统一配发的物资,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展有序、安全、有趣的集体活动,不仅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可以对孩子们集中开展各项常识性教育活动,如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性侵安全教育等。
一条纽带
童伴妈妈不是万能的,除了自身需要有强大的工作能力外,支持网络同样非常重要。
童伴妈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有可靠的求助途径。例如家访破冰难题、儿童心理问题求助,可以向专家组寻求帮助,也可以在定期培训中向老师和其他童伴妈妈求助;困境儿童的生活改善,可以向村级、县级民政部门反馈,多方调动寻求资源支持;等等。
通过“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农村儿童管理起来。当一个农村儿童遇到困难时,童伴妈妈通过日常定期家访,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问题,有效防止问题扩大化。
童伴妈妈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如果无法解决便向上求助寻求解决方案和资源支持,最终将这个问题化解。
解决农村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困境儿童的难题是持续的、长期的、难啃的硬骨头,不仅需要一大批“童伴妈妈”驻守在农村社工第一线,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与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