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庄园/正文
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

 2024年01月28日  阅读 154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问题: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答案:有鱼腥味。

今日问题: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

本题选项:

A.有鱼腥味

B.能除腥味

正确答案:有鱼腥味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4年01月28日 - 答案

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

答案解析:折耳根是西南地区一种药食同源的风味野菜,也是云贵川渝常见的下饭美食。之所以称为鱼腥草,是因为茎叶碾碎后有标志性的鱼腥味,这种味道主要源自它含有的鱼腥草素。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zhuangyuan/2295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34
  • 评论0
  • 浏览8901470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