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____,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____,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本题选项:
A.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
B.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
正确答案:A.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 B.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
拓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气象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是对气象灾害组织防御的重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践证明,及时恰当地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可以迅速、有效地采取多种措施,组织有效的救灾活动,从而减少或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相反,应急工作不及时、不恰当,应急救灾就会处于无序状态,造成混乱,并会引发各种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甚至蔓延,从而加重灾害的损失。
气象灾害应急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灾前防灾预警应急和灾后救灾应急。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方案和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项实施措施是最根本的应急准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是在“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方针指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在重大气象灾害即将发生之前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和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之后采取的应急救灾的行动计划。
制定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是应急准备乃至整个应急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制定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政府和社会能够有目的地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保证高效、有序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发生或扩大,迅速恢复社会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由于气象灾害的应急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属于政府行为,涉及面广,作好气象灾害防御救灾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因此,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也必须坚持由政府领导、协调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组织管理原则。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涉及到交通、铁路、民航、通讯、供水、供电、卫生、医药、民政、公安、石油、化工、水利、电力、建设、消防、新闻媒体、红十字会等各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从我国目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来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预案。整个气象灾害防御救灾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统一行动,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效率。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从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
我国各地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频度和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别,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不同;各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救灾工作中的职责也有差别,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