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慈善组织,是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等组织形式。
本题选项:
A.基金会
B.社会团体
C.社会服务机构
正确答案:A.基金会 B.社会团体 C.社会服务机构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民政部
拓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条规定,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慈善组织则是以慈善为目的对他人进行帮助的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它通过募捐,把一定的资金或财物集中起来,然后分配给有需要的人。
慈善组织则是以慈善为目的对他人进行帮助的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它通过募捐,把一定的资金或财物集中起来,然后分配给有需要的人。慈善组织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某一类人员,它不是为其会员提供服务的,大部分慈善组织也没有会员。
2016年以前,中国立法中并没有对慈善和慈善组织进行界定,《公益事业捐赠法》第3条和《信托法》第60条都只对“公益”进行了界定。从其内容来看,公益所包含的内容和与慈善是一致的。从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慈善的范围比较广泛,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符合慈善范围广泛化的趋势。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章为“慈善组织”。该法第八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2018年11月,民政部公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慈善组织不得进行直接买卖股票,不得直接购买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不得投资人身保险产品,不得以投资名义向个人、企业提供借款等行为。《暂行办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年2月22日报道,民政部将通过与其他部门联动,推进慈善领域的失信惩戒措施落地,让假慈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