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军事自身的重大变革,给当时诸侯列国的兵种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列国军队中,已开始形成____、____、____三大兵种。
本题选项:
A.车兵
B.步兵
C.舟兵
正确答案:A.车兵 B.步兵 C.舟兵
题目来源:《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军事自身的重大变革,给当时诸侯列国的兵种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殷和西周时期只有步、车两大兵种有所不同的是,春秋时期列国军队中,已开始形成车兵、步兵、舟兵三大兵种。在个别国家里,还出现了骑兵的雏形。
在殷商、西周的时候,在各国军队中只有车兵和步兵两大兵种,到了春秋时期,已经发展到了车兵、步兵和舟兵,甚至个别国家已经有了少量的骑兵,这些骑兵只不过只是一个雏形。
车兵是个古老的兵种,在春秋时期车兵一个国家军队的主力兵种。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主要看这个国家战车的数量。因此,一些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就被称作“千乘之国”,而国内比较有实力的家族宗卿也被叫做“百乘之家”。一个国家战车数量的多少,可以对其他国家形成一个强大的威慑力。在公元前529年,晋昭公以讨伐鲁国侵略邾国、莒国为名义,在平丘召集诸侯,出动倾国之兵,动用了兵车四千乘,在平丘会盟上确立了晋国霸主的地位。虽然平丘会盟只是个面子工程,但是足以说明一个国家战车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了这个国家的地位。
繻葛之战、崤之战、艾陵之战、城濮之战……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战役都说明了车兵在战场上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进程,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扩充军队,也是主要以战车为主。晋军从七百乘的战车发展到春秋末期打到了四五千乘;楚军全盛时期,战车达到了万乘;到了春秋末期,莒这样的小国家都有了战车千乘。
战车不光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进行战后统计,对战果清算的时候也是用战车数量为计量单位。崤之战的时候,秦军就是“匹马只轮无返”;晋国在禀丘大败齐军,战果则是“得车两千,得尸三万”;艾陵之战,齐国统计损失的兵力是“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春秋末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步兵开始崭露头角,车兵的位置逐渐变低,一直到了战国时期,车兵变的不再是战争中的核心了。
步兵,在夏、商、西周的前期都占据军队中的重要地位,直到春秋初期战车成为战场主力,步兵的地位才有所下降。但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还是有大力发展步兵的国家,比如郑国、晋国。根据《左传》记载,郑国在抵抗宋、卫联军的战争中,就是以步兵应敌。晋国则是因为地形的原因,战车对于地形要求极高,晋国的山路又多,所以晋国在跟戎狄作战的时候主要靠的是步兵。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春秋末期,吴、越等国家逐渐崛起。东南地区多水网、丘陵,吴、越的步兵十分强盛,在吴国的黄池之会上,就以步兵方阵来震慑过诸侯。中原诸国为了抗衡吴、越等国,自然而然的把军事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步兵之上。
舟兵,舟船最早用于战争中,是为了后勤补给。到了春秋时期,才真正发展出来用于战争的舟兵。齐国、楚国、吴国……等国家都有强大的舟兵,这些舟兵用于水战。在《左传》中,公元前549年,“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这可以说是有最早有记载的舟兵了。吴国、楚国、越国、齐国等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常常有舟师的影子。到了春秋晚期,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驾驶技术的进步,舟兵已经开始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了。舟兵主要作用有两点,一个是作为运输部队的辅助兵种,另一个就是水上作战的主力。吴国、越国等国家已经发展出来“余皇”、“大翼”、“楼船”、“戈船”……等战船了。在吴国、楚国长岸之战中,楚军就曾缴获过吴王的乘船“余皇”号,后来又被吴国夺了回去。此战的指挥就是公子光,也是后来的吴王阖闾!
骑兵,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只不过这些骑兵只是负责传递联络信息,或者追捕逃奴,在军事作战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在春秋初期,也发展出少量的骑兵和车兵混编。当时骑兵主要是在边远的游牧民族所采用。在中原地区,骑兵尚未有所作为。骑兵的发展是到了战国时期,才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战争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