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在测量过程中,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根据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将观测误差分为____、____、____三类。
本题选项: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D.细差
正确答案: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差
推荐单位:湖北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武汉大学
拓展阅读:
偶然误差是指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又称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指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存在一定的规律变化,需在观测过程中进行消除或减弱。粗差是指比正常观测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还要大的误差,是一种人为的错误,需要尽可能识别和剔除。
测量中的被观测量,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个真实值,简称真值。对该量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值。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称为观测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观测者主观臆断所引起的误差被称为观测误差;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具体来说,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外界条件:主要指观测环境中气温、气压、空气湿度和清晰度、风力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中带有误差;
2、仪器条件:仪器在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中,不能保证仪器的结构能满足各种几何关系,这样的仪器必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3、方法:理论公式的近似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
4、观测者的自身条件::由于观测者感官鉴别能力所限以及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也会在仪器对中、整平和瞄准等方面产生误差。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很多,其来源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 测量仪器:测量工作中要使用测量仪器。任何仪器只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度,使观测值的精度受到限制。例如,在用只刻有厘米分划的普通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时,就难以保证估读的毫米值完全准确。同时,仪器因装配、搬运、磕碰等原因存在着自身的误差,如水准仪的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就会使观测结果产生误差。
(2)观测者:由于观测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臵、使用中都会产生误差,如整平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等。同时,观测者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观测时的身体状况等也会对观测结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3)外界环境条件:测量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如温度、风力、大气折光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和变化都会直接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必然给观测结果带来误差。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