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强国多选/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或者____

 2022年10月10日  阅读 298  评论 0

摘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或者____。答案:A.国家利益B.社会公共利益C.他人合法权益。

本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____、____或者____。

本题选项:

A.国家利益

B.社会公共利益

C.他人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A.国家利益 B.社会公共利益 C.他人合法权益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拓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监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民事主体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但为了避免因此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主体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法律又要对权利的自由行使进行合理限制,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就是这样的限制。将禁止民事权利滥用规定在民法典中,能够督促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注意必要的限度,不去侵害他人的权益。

本条规范的目的在于明确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以与自愿行使权利相呼应。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不得以不正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加害于他人的原则。理论上有不同观点:

(1)主观恶意行使说。认为权利乃法律分配一部分社会利益于权利人,行使权利之结果,固然不免使他人发生损害,如果专门以损害他人为目的,则属于权利滥用。

(2)违背权利本旨说。认为权利滥用者,乃权利人行使权利违反法律赋予权利的本旨,即违背权利的社会性,因而法律上有不承认其为行使权利之行为。

(3)超越界限说。认为权利滥用者,谓权利行使必有一定之界限,超过这一正当界限而行使权利,即为权利滥用。

(4)目的与界限混合说。认为权利滥用,是逸出权利的、社会的、经济的目的或社会所不容许的界限之权利行使。禁止权利滥用,本质上是法律的私权行使的一种限制,体现了法律追求分配正义、矫正争议的目标。

权利滥用,须符合以下要件:

(1)须有权利的存在。如无权利而施加损害于他人,则构成侵权,而不是权利滥用。

(2)须权利人有与权利行使相关的行为。此种行为可为积极行为,亦可为消极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权利以不妨害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为前提,权利人负有为公共利益利用的责任,权利人无正当理由不行使,也构成滥用。

(3)须权利人的行为有可称为滥用的违法性。造成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duoxuan/1371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