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中国东周时代的货币以铜币最为普及,按铜币的形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4种。
本题选项:
A.布币
B.刀币
C.圆钱
D.铜贝
正确答案:A.布币 B.刀币 C.圆钱 D.铜贝
题目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中国东周时代的货币以铜币最为普及,按铜币的形制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布币指铜制的铲形币。刀币,将钱币铸成刀形。圆钱,战国时三晋、周、燕、齐、秦都发行过圆钱。圆钱有圆孔和方孔之分。铜贝是仿照货贝形状制成的铜币。
东周时期的货币,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春秋时期之前,先民们多用海贝、麻布、工具、铜块之类的器物进行等价交换,而到了春秋晚期,货币逐渐被有固定形状和重量的金属铸币所替代。
此时的铸币分为布币、刀币、圜钱、金银铸币等几大类,而且各国之间流通的铸币也不尽相同,其中铜币是当时的主要货币。
按照铜币的形制又可以分为布币、刀币、圜钱、铜贝四种。布币有空首布和平首布之分,而且在战国时期一直流行。
战国时期的齐国、燕国、赵国等大多流通刀币。战国时期的三晋、周、燕、齐、秦等均流通过圜钱。铜贝即蚁鼻钱或者鬼脸钱,大多是楚国的铸币。
战国时期发现的金银币多是当时帝王对臣子的赏赐或者赠与。金币发现的数量较多,而银币仅仅发现了一例。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