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4高考时政知识/正文
2023年5月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为纪念王应睐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编号为35570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王应睐,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____

 2024年06月02日  阅读 147  评论 0

摘要:问题:2023年5月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为纪念王应睐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编号为35570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王应睐,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____答案:正确。

本题问题:2023年5月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为纪念王应睐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编号为35570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王应睐,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____

本题选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题目归属:2024高考时政知识练习题库

拓展阅读:

2023年5月6日,“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上海举行。为纪念王应睐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编号为35570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王应睐(1907-2001年),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他于1958年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并担任首任所长。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王应睐(1907年11月13日—2001年5月5日),福建金门人。生物化学家,中国近代生物化学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应睐主要研究酶化学与营养代谢,对维生素、血红蛋白、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酶朊与FAD是以共价键结合,并受底物与磷酸盐等物激活,这项工作是该酶研究的重要突破。成功地组织了在世界上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 

王应睐所建立的维生素B1的硫色素荧光测定法,能够简便准确地测定食品以及尿等生物样品中的维生素B1含量,对于缺少精密仪器的实验室起了重要的作用。王应睐完成了4种不同水溶性维生素微量测定法。王应睐还建立了其他B族维生素的测定方法以及维生素C的电位滴定法。

1943年,在国际著名生化学家D凯林教授(Keilin)领导下工作,对血红蛋白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王应睐提供完整的实验证据,证明豆科植物根瘤中含有血红蛋白。这一发现有助于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解释生物进化学说,并且促进了对豆血红蛋白在根瘤固氮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王应睐还提纯与结晶了寄生在马胃中的马蝇蛆的血红蛋白,并且研究了它的性质,阐明了在不同生活条件下血红蛋白的性质与功能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王应睐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辅基鉴定以及辅基与酶朊连接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琥珀酸脱氢酶是生物体呼吸链上一个重要组分,1950年他就观察到鼠肝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活力与核黄素的摄取量密切相关。但是这个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密切,难于溶解下来而提纯。经与邹承鲁、汪静英等反复实验,最后采用正丁醇抽提法,成功地把琥珀酸脱氢酶从线粒体膜上溶解下来,得到了高纯度的水溶性琥珀酸脱氢酶,而且其活力比同期国外报导者高出1倍以上。然后,王应睐和同事们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性质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它是一种含有异咯嗪腺嘌呤二核苷酸和非血色素铁的酶,酶的蛋白部分与异咯嗪腺嘌呤二核苷酸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在酶研究中,这是第一个被发现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异咯嗪蛋白质。这项工作处于当时酶学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他是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他参与制定合成方案,调配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shizhen2024/2417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540
  • 评论0
  • 浏览10113721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