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____,字形结构趋于简化,书写方式更为便捷。在笔画方面,其改篆书的圆转为方折;在结体方面,其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东汉时期普遍使用该书体。
正确答案:隶书
题目来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七辑
出题单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拓展阅读:
隶书是汉字发展演变中的一种书体,由蒙书简化演变而成。在笔画方面,隶书改篆书的圆转为方折;在结体方面,其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东汉时期普遍使用该书体。
我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实物看来,开始为篆书,以后演变为隶书,又从隶书演变为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等,今天我们只浅谈一下篆书与隶书的区别于联系。
秦篆始于箱文(即大篆),因其繁而书写时需时长,故演变为繁简并用的字体,这种字属于箱文到小篆过渡时期的书体。以后由于需要文字简便,又创造了秦隶。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六国文字,去繁就简,制造出统一的文字,即所谓的李斯小篆。
隶书是战国末期在秦国篆文草体基础上形成的字体。除为篆书的草体在民间通行,逐渐成为正规字体。是汉代的标准字体。隶书分为古隶和汉隶。古隶,也称秦隶,还存在篆书痕迹,是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
汉隶(今隶),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笔法几乎完全脱离了篆体,逐渐形成波挑笔势。字形从略呈长方形变为略称扁方形。
篆书演变为隶书。这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隶变使
汉字结束了以象形线条为标识的古文字阶段,进入以笔画为标识的隶楷今文字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篆隶相通。隶生于篆乃不争的事实。篆书与隶书乃后世笔法形成基础,篆书主圆笔,隶书主方笔,虽说隶生于篆,但毕竟是两种不同书体,篆书是古体,隶书为今体开端。既然隶生于篆,在隶书中搀杂一些篆书笔法是顺理成章的事,隶书名品《西狭颂》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但篆书中含有隶书笔法一般会被视为习气。
篆书与隶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字的结构上。隶书用笔画符号破坏象形字的结构,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二是篆与隶的不同除象形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方面的区别。
就书法而言,隶变完成了以下篆隶转换摆脱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搏而走向隶书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线条由篆书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篆书的联绵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
隶书将篆文圆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数笔;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将篆文单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并为简单的笔画;将篆文繁杂的字形省略一部分。隶变标志着汉字相形性的破坏和抽象符号的确立,使汉字由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同时也标志着隶书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