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四大声腔为“____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正确答案:海盐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中国音乐通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拓展阅读:
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宋元南戏入明后有很大发展,因流传所致,与当地语言、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步变化为带有地方色彩的声腔。明代中叶时流行的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后世称为“四大声腔”。清代乾隆年间花雅两部的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则为这一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现在的“四大声腔”则多为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昆山腔
昆山腔又称“昆腔”,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也是清代及现行的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元末起源于江苏昆山,在明朝嘉靖年间经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予以加工提高后,影响逐渐扩大。改良后的昆腔曲调细腻婉转,有“水磨腔”之称,集中表现了南曲轻柔婉折的特点,同时也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它的伴奏乐器兼用箫管和琵琶、月琴等弦乐,较弋阳、海盐等腔更为丰富。
弋阳腔
弋阳腔又称“弋腔”,中国古代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也是清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元代起源于今江西弋阳一带,明代嘉靖年间形成声腔系统,一般称为“高腔”。清代以来,独立的弋阳腔剧种开始衰落乃至绝迹,现在只有江西赣剧中还保留一些弋阳腔的腔调和剧目。
海盐腔
海盐腔中国古代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元代形成于浙江海盐,明代嘉靖年间曾在嘉兴、湖州、温州等地流行。在发展过程中,海盐腔对弋阳腔、昆山腔的演变起了一定影响。明万历以后,海盐腔渐趋衰落而绝迹。
余姚腔
余姚腔中国古代戏曲声腔、剧种,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大约元末明初时形成于绍兴府的余姚一带。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于常州、池州、扬州等地,明末渐趋衰落。一般认为,后来流行于绍兴的调腔是余姚腔的支派。
东柳:清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原来是指清初流行于山东省的柳子腔,后来泛指各省流行的山歌小调唱腔。
西梆:清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指明末清初始于陕西省以梆子作为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梆子腔”。(板式变化体的声腔系统之一,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下句,伴奏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后来有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梆子分支。
皮黄腔:现行的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指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声腔系统。(板式变化体的声腔系统之一,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下句。)徽剧、汉剧、京剧等都属于皮黄腔系。
高腔:现行的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而形成的诸声腔系统。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伴奏(伴奏于今有了一定的变化)。初用长短句字格,今已多用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模式。如赣剧高腔、川剧高腔、祁阳高腔、松阳高腔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