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电影《焦裕禄》中,乡亲跟焦裕禄介绍说治风沙就得多种____,它压风、挡沙,和花生、大枣并称为兰考“三宝”。
正确答案:泡桐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电影《焦裕禄》中,乡亲跟焦裕禄介绍说治风沙就得多种泡桐,它压风、挡沙,和花生、大枣并称为兰考“三宝”。
1962年12月,焦裕禄到任兰考的时候,正是兰考“三害”即内涝、风沙、盐碱最严重的时候,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焦裕禄决心率领兰考人民除“三害。”
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开创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在农民的草庵和牛棚里,焦裕禄集思广益,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贴膏药”和“扎针”。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进行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等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焦裕禄了解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他对泡桐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既能挡风又能压沙。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在焦裕禄的率领下,兰考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得到有效治理。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如今已成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截至2014年,兰考泡桐产业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全县泡桐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
1962年冬,组织把焦裕禄安排到兰考任县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焦裕禄带领大家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土办法——“扎针贴膏药”,“扎针”就是种泡桐,“贴膏药”就是翻淤泥盖住沙丘。
当时困难得很,都是劳力在封沙丘、种泡桐,妇女和小孩在外地要饭,要了饭回来再吃,焦裕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吃着老百姓讨回的饭,带领兰考干部群众在盐碱地上创造了今天的绿洲。
焦裕禄曾经发誓“不改变兰考,我不离开那里”,兰考的内涝是在他手里解决的,盐碱是在他手里开始消失的,唯独风沙没有得到彻底治理,焦裕禄等不到一棵棵泡桐长成绿荫如盖的那一天了。
弥留之际,焦裕禄向党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死了以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我也要看到把沙丘治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焦裕䘵带人种下的泡桐都已长成参天大树。随处可见的葱郁挺拔的泡桐树见证了历史,成了今天兰考县最美的风景。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