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____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
本题选项:
A.鹿
B.猪
正确答案:猪
题目来源:《良渚》(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出题单位: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题目归属:2021年07月13日 - “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相关知识”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猪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这些猪骨大多数为食用后的弃骨,猪龄在数月至1年之间,属于驯化的猪——家猪)。
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家猪骨骼数量最多,达到可鉴定骨骼数量的70%以上。在朱金坤主编的《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一书中解释了其原因:“太湖流域的先民之所以青睐猪的驯化和饲养,除猪本身的养殖优势外,还因为猪与这里的稻作农业,以及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好的相合性。首先猪为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不与庄稼争地;其次,猪早熟、繁殖率高、肉脂量大,能更有效地满足人体对脂肪和蛋白质的需求;最后,太湖流域温暖而低湿,是多蛇之地,而猪不仅不怕蛇咬,而且喜欢吃蛇,是蛇的天敌。”
良渚文化时期是太湖流域史前时期养猪率最高的阶段,几乎所有的遗址都发现有家猪的遗骨。除日常食用外,猪还是良渚人主要的祭祀牺牲和随葬品。江苏吴江龙南遗址的许多墓葬和灶前的祭祀坑中都用猪做祭品,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也有以猪为牺牲的祭祀坑。
另外,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利用程度较高。“多种证据表明,当时存在骨制品加工业。目前,已整理出了部分较为细碎的骨、角料以及骨簪、骨锥、骨饰片等,均为小型骨制品,加工方式以砸、锯、磨为主。通过研究这些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埋藏环境、人类的屠宰行为、人类饮食习惯、工具制造技术、动物的营养及健康状况、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宋姝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