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马拉松比赛中,跑者突然跑不动的情况叫?
本题选项:
A.撞墙
B.刹车
正确答案:撞墙
出题单位:支付宝·支付宝运动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支付宝运动 - 运动问答
答案解析:撞墙并不是指跑马的时候不小心撞到墙上了,而是指在马拉松比赛中跑者突然跑不动的情况,犹如撞上一面墙,通常发生在30-35公里左右。
什么是马拉松比赛撞墙
马拉松比赛“撞墙”就是30公里以后,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状态,全凭意志力奔跑,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运动底子,或者长距离拉得少,跑量不够,核心力量训练不到位,这个时候,会跑得极其难受。
“撞墙”这个词,对于参加过全程马拉松的跑友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许多大众马拉松跑友跑到30~35公里时,会阶段性地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头晕恶心、速度下降、抽筋等不适现象。
通常,我们称之为“撞墙”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所指的是运动“极点”现象。
撞墙的主要原因就是身体里肝醣含量的大量流失,尤其在长途耐力运动时,超过八小时的运动,身体库存的肝醣容易消耗掉。而4到6小时的马拉松补给失衡也会出现撞墙的情况,尤其是选手为了拚成绩而忽略了醣分的补给。
早在1963意大利的 R Margaria 团队就提出运动能量消耗与速度无关,每跑一公里约消耗 1Kcal/kg/km,后来的研究发现的数值都相差不远。因此可以简单算出 70 Kg 跑马拉松需要的能量为 1Kcals/kg/km x 70Kg x 42.195Km=2953.6Kcals。
研究报告指出赛前没肝醣超补一般运动员(腿部肌肉约占全身重量21.4%,腿部肌肉每公斤含肝醣 20gm)全身体重每公斤消耗体内肝醣超过22Kcals就可能出现撞墙现象。
假设运动员不补给全部使用肝醣当燃料,跑全马每公斤体重就要用掉42.195Kcals,这远大于 22Kcals/Kg,跑者一定撞墙。还好我们身体没那么僵化,醣元不足的状况下,会赶紧使用脂肪当能量来源。
这里假设身体脂肪燃烧提拨四成能量,可以算出跑者跑马还是要使用肝醣消耗42.195Kcals/Kg x 0.6 = 25.32Kcals/Kg。稍稍超过22Kcals/Kg,只要这个选手比赛当中补充进4Kcals/kg x 70Kg = 280Kcals就可以避免撞墙危机。
撞墙有哪些特征:
1、身体脱水;2、糖原心率;3、耗竭飙升;4、大脑肌肉;5、疲劳;6、体温升高。此时应适当补给,降低配速,调整呼吸,以轻松舒适的节奏寻求过渡,不要盲目硬撑。
为什么会出现“撞墙”现象呢
1、身体能量大量消耗
马拉松跑步的时候主要的是消耗的是糖原,当糖原消耗殆尽,就需要加快消耗脂肪供能来获取能量,但是脂肪供能速度较慢,所以在30公里之后会出现糖原过度消耗,体能跟不上,就出现了"撞墙"现象。
2、乳酸的堆积
在马拉松比赛中,配速较高的时候会不断积累乳酸,当乳酸堆积到一定程度,也会加剧自己身体的疲劳,使“撞墙”现象更快的到来。
3、腿部肌肉的过度使用
马拉松距离长,腿部的肌肉长期承受地面给的作用力,大量肌肉会得到损伤,导致肌肉肿胀,酸痛,甚至抽筋。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