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他奉秦昭王命,攻韩、魏、楚、赵,征战沙场37年,每战必胜;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评价其指挥战争“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是____。
本题选项:
A.白起
B.李牧
C.孙武
D.卫青
正确答案:白起
题目来源: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他奉秦昭王命,攻韩、魏、楚、赵,征战沙场37年,每战必胜;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评价其指挥战争“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是白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鄙语云》
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白起(?-前257年),一称公孙起 ,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与穰侯魏冉交好。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以左庶长统兵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扫平秦军东进之路。接连升为国尉、大良造。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举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后屡破三晋,不断攻取韩魏领土。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卒四十万。战后主张乘胜进军,攻破赵国,但因应侯范雎妒其大功,终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后秦昭襄王再起兵攻邯郸,久攻不下,拟派白起为帅,屡遭他拒绝,由此触怒秦昭襄王,同时又得罪应侯范雎,最后被免为士卒,赐死杜邮。据传著有《阵图》《神妙行军法》,今已佚。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致胜,威震六国,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又与韩信合称“韩白”,后人还常将其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唐代时位列武庙十哲。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