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以下属于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是?
题目类型:选择题
本题选项:
A.海草床
B.红树林
C.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以上都是
出题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答题路径:微信APP - 【碳中和问答】小程序。
答案解析:“蓝碳”即海洋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和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联合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碳》报告)。该报告主要关注红树林、滨海沼泽、海草床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捕获和储存的过程和能力。
三大蓝碳生态系统
1、红树林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和空气等功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其生态系统的碳密度显著高于同纬度其他生态系统。在全球尺度上红树林的总面积约为1.4×105km²,大于盐沼湿地的 6.23×104km²。全球红树林每年沉积物碳埋藏速率约为38.3Tg C·a−1 ,这一数据远大于盐沼湿地的12.6Tg C·a−1。因此,红树林被认为是固碳最有效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
我国红树林位于全球红树林分布的北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省份。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最新数据,我国红树林在过去10多年得到快速恢复,2020年总面积已经有289km²,其中超过 70km²为近期新造和恢复的红树林。
2、滨海沼泽
滨海沼泽,也即滨海盐沼湿地,是位于陆地和开放海水或半咸水之间,伴随有周期性潮汐淹没的潮间带上部生态系统。这里的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分布着芦苇、碱蓬、柽柳、海三棱藨草、短叶茳芏和海马齿等植物。盐沼湿地具备很强的固碳能力,其沉积物的碳埋藏速率平均约为168g C·m−2 ·a−1 盐沼湿地是我国滨海湿地中面积最大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类型,据估计,我国盐沼湿地的面积约为1 207-2434km²,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江苏省沿岸和长江口等地,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区域也有部分分布。
3、海草床
海草大面积连片生长,就形成了海草床。密集生长的海草构成的海草床不仅可起到减弱水流和稳固底质的作用,还可为系统内的生物提供隐蔽和栖息场所,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长期以来,海草床的碳汇功能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海草床巨大的碳汇能力被逐渐揭示:海草以不足0.2%的覆盖面积,占到了海洋每年总碳埋藏量的10%~18%,海草床碳积累速率为每平方米每年约83gc,高于多数陆地系统。我国现有海草场的总面积约为8765.1ha, 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福建、山东、河北和辽宁9个省区, 南海区海草场在数量和面积上均明显大于黄渤海区。
(三)蓝碳的碳中和机制概述
增加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为“绿碳”和“蓝碳”。以红树林、滨海沼泽、海草床为代表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同时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碳沉降,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虽然海洋植物的总量只有陆生植物的0.05%, 但它们的碳储量却与陆生植物相当。
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区还不到全球海底面积的0.5%, 却有超过一半或高达70%的碳被海洋植物捕集转化为海洋沉积物, 形成植物的蓝色碳捕集和移出通道。土壤捕获和储存的碳可保存几十年或几百年; 而在海洋中的生物碳可以储存上千年。海洋生态系统通过参与全球碳循环来调控大气CO₂浓度的变化。
根据有关研究,海洋储存了全球二氧化碳总量的93%, 大约为40000Pg。另外, 每年通过海洋循环的CO₂量约为90Pg ; 海洋将大气中30%的碳捕获并移出。红树林、盐沼和海藻等海洋沿岸生态系统每年捕获的CO₂量为8.7~16.5Tg, 约等于全球运输业碳年排放量(37.0Tg)的一半。
因此,保护以红树林、滨海沼泽和海草床为主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蓝碳碳汇能力,以蓝碳发展助力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Tencent/WeChat/tanzhonghe/4467.html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