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野生动物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以下哪项是影响野生动物种群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题目类型:选择题
本题选项:
A.生物入侵
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C.环境污染
D.不法分子乱捕滥杀和乱采滥伐
正确答案: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题目归属:探寻北京野生动物特辑
出题单位:北京市中小学野生动物知识竞赛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3小时公益 - 人人3小时 - 益起猜
答案解析:牺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了日益严峻的威胁。然而,在全球不同区域,导致不同物种生存压力的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各地实施针对性的保护计划至关重要。为此,多国联合科学家小组对全球范围内陆生动物受到的人为和自然威胁展开调查,并绘制了地图,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的现状。
他们的研究发现,威胁两栖动物最主要的因素是农业。在两栖动物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其中44%的地方主要是由农业活动造成的。相比之下,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主要威胁来自于人为捕杀。在各自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分别有50%和73%的地方主要成因是人为捕杀。
东南亚(特别是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以及马达加斯加是野生动物受到威胁最严峻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各类威胁都相对比较严重。欧洲则是两栖动物受威胁最大的地方,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入侵物种以及环境污染的威胁。另外,澳大利亚东海岸,极地地区和非洲 南部是鸟类受气候影响较大的区域。
在全球范围,农业活动是对各类野生动物威胁最大的因素,其次是人为捕杀以及森林采伐。相对而言,除了一些严重的区域,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对野生动物的威胁较低。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入侵物种。在部分热点地区,入侵物种对鸟类和两栖动物构成较大威胁;但就全球而言,入侵物种的危害要低于农业活动,人为捕杀和森林采伐等因素。
研究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地区,对于当地野生动物受威胁的情况研究较少。其中刚果盆地的两栖动物,以及撒哈拉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他们长期受到的关注较少,相关数据异常缺乏。因此,评估他们的受威胁的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样的威胁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建立野生动物保护策略。但是,作者在论文中强调,当前研究的网格较大(50km*50km),更多的意义在于展现全球趋势。而保护策略的建立,需要在未来开展更多当地的细分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