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古代常用“贯”作为衡量钱多少的单位,“贯”表示?
本题选项:
A.一枚铜钱
B.十枚铜钱
C.百枚铜钱
D.千枚铜钱
正确答案:千枚铜钱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步步宝 - 动动脑 - 知识问答
答案解析:我们常听说一个成语“家财万贯”,这里的“贯”是古代货币的单位,其中1贯=1000枚铜钱。一贯,只是宋朝的叫法。汉朝叫“缗”,清朝叫“一吊”。
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很多人为了携带方便就会将这些铜钱全部用绳子串联起来,这样也就成为了一贯钱,也被人们成为一吊钱。很多人都对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十分感兴趣。其实从南北朝到宋朝初期,一贯钱都是按照1000个铜钱计算的,所以一贯钱也就是1000个铜钱。
后来的朝代中也有所修改,例如宋朝后期一贯钱就只有770个铜钱了,而到了清朝的时候将一贯钱称为一吊千,还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也就是说一贯钱依然延续的是前面朝代的1000个铜钱,半贯则是500个铜钱,只不过叫法变了。
那么古代的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了?其实这个算法不是特别好算,因为每个朝代货币都没有统一,我们只能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在古代,一两白银差不多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1000个铜钱,而现在一两白银大概可以兑换人民币500元左右,所以古代的一贯钱,一吊钱也就相当于现在的500元人民币,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换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