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考考你:重庆市荣昌县生产哪种扇子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本题选项:
A.绢扇
B.折扇
正确答案:折扇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3年06月26日 - 答案
答案解析: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的折扇制造业十分发达。荣昌折扇用则撒开,收则折叠,具有精致典雅、美观适用、小巧玲珑、易于携带等特点。荣昌折扇始于北宋年间,到明代嘉靖时期已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清代光绪年间制造达于鼎盛。
重庆市荣昌区四宝之一的荣昌折扇,经历代艺人刻苦钻研、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深受各阶层人民喜爱。古人曾有诗赞曰:“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荣昌折扇造型轻盈灵巧,线条外园内方,明快流畅;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是实用与工艺相结合的日用佳品。由于品种齐全,花色繁多,高、中、低档产品均有,可谓男女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荣昌各厂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材料,生产各种工艺折扇、舞蹈绸扇、绢扇,书画工艺挂扇、旅游扇、广告扇等十多类品种,中、高档系列产品是:各式舞蹈绸扇、竹扇、金楠纸扇、金楠绸扇、竹节绸扇、雕刻绸扇、棕玉绸扇(含全棕)、壁挂宣纸装饰大扇、壁挂绸装饰大扇、壁挂雕刻装饰大扇(以上均含书画扇)等。其消费功能除具有折扇的普通功能外,还普遍用于广告载体、礼品赠送、纪念品发放、强身健体、文艺汇演、室内装饰、艺术收藏等消费领域。
荣昌折扇,从农耕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历经400多年悠悠历史。 据《荣昌县志》记载,折扇古称聚头扇,又名卷扇。根据历史记载是唐朝日本遣唐使朝贺皇帝唐太宗以贡品入国,当时被称为倭扇。宋代倭扇开始在官家和民间广泛出现,并规模生产。《夷坚志》上也说:宋高宗有折叠扇,以玉孩儿为扇坠。”而真正全面被百姓所喜欢和普及是明朝。
荣昌折扇明朝嘉靖年间由朝鲜传入工艺。当时,荣昌城北响石板一带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以荣昌当地盛产的黄竹制作扇心扇夹,糊上黑纸,生产硬青、皮底两类折扇,在集市上出售。至明朝万历年间已成朝廷贡品。历史有记载明朝护送贡品耽搁二被问罪。
明清两朝在荣昌设二品官负责折扇造办和贡品押运(在原国营折扇厂原址曾有官碑记录)至嘉庆、道光年间,折扇生产因为移民扩充有了一个更大大发展时期,由副业生产走向专业化生产而集中于县城。
荣昌折扇,以棕竹、毛竹为之,被称为怀袖雅物。荣昌折扇在光绪初年开始采用楠竹扇心、扇夹和质地更为坚韧,花纹自然美观的棕竹扇夹,折扇品种新增全楠、正棕、穿叶串子三大类,刁、嵌、漆、绘等也用于折扇生产。城中扇铺发展到四十余家,加工摊子户达100余家,最高年产量400万把,除在省销售外,还远销云南、贵州、陕西等省,成为荣昌颇负盛名的特产之一。这是折扇业的兴盛时期。到1912年,折扇会员登记名册记载,先后经营此业仍保留会籍者,已达202家行号,足见其源远与兴盛。
辛亥革命成功后,折扇加工工艺日臻完美。漆、刁、嵌、刻、烫花、小磨、铁金、银粉写画等技艺广泛应用于串叶白扇生产,深受各界人士喜爱而风行一时。5年内,城内折扇经营店铺达100多家,加工摊子户500多户,专业生产工人3000人,年产折扇506万把,除国内诸省市之外,还远销泰国、印度、缅甸等国家,达到鼎盛。据说当时荣昌折扇的年产量超过了苏杭折扇的总和。荣昌折扇能生产全楠、正棕、硬青、皮底、全棕、羽毛、绸面吊尾舞蹈、串子、漆嵌等11大类,345个花色,可谓琳琅满目,繁花似锦。别看一把小小的折扇,工种就有16个,工序则有146个。
中国四大名扇——荣昌折扇(巴蜀扇),始于1551年明代嘉靖年间,明末已成为贡品入朝。产品以其精湛的工业制作而早已闻名于海内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荣昌折扇的竞争力,各厂家通过合并、资产重组、技术改进,规模逐渐壮大。
荣昌折扇厂家的数量已从几十家减少到的十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有重庆市荣昌折扇厂、重庆荣昌华一扇厂,成为荣昌折扇的中流砥柱。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馆获得荣昌折扇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