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山海经》中“有石如玉,可以为针”的记载与哪一种传统非遗有关?
本题选项:
A.刺绣
B.针灸
正确答案:针灸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2月07日 - 答案
答案解析:这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也即是针灸的原始工具。古人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部位或人为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称为针石或砭石,这就是针灸中的“针”的雏形,也开创了以针灸治疗为代表的中医外法的先河。
针灸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根据传说,针灸的发明与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有关,他不仅发明了八卦、结绳等,还“尝百药而制九针”。考古发现也支持这一说法,例如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磨削石针,以及甘肃、宁夏、河南等地发现的夏商时期的骨制铜制医疗针具。
针灸的早期形式主要依靠砭石,这是一种经过打磨的石头,用于切割排脓。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具的材料和形式逐渐发展,从最初的砭石发展到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常用的不锈钢针。
针灸的学术思想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完善。东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且完整的经典著作,其中详细论述了经络系统、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继《内经》之后,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了《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疗法,其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在各个朝代都有所发展。例如,在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青铜针开始作为针灸针具被广泛使用。在隋唐时期,针灸正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并逐渐传入欧洲。现代针灸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