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织里刺绣”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非遗工艺

 2024年08月21日  阅读 131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织里刺绣”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非遗工艺?答案:浙江湖州。

今日问题:“织里刺绣”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非遗工艺?

本题选项:

A.江苏无锡

B.浙江湖州

正确答案:浙江湖州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8月20日 - 答案

“织里刺绣”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非遗工艺

答案解析:织里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部,历史上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织里刺绣以丝和棉织品为主,融合了南北双方的艺术风格,图案简单粗犷,实用性强,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织里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的东部,北临太湖与苏州的洞庭山隔湖相望,西至湖州市区仅15分钟路程,南傍素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黄金水道,东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所辖4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6万(其中外来人口16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捷。

织里既是湖州市的经济强镇、市场重镇、人口大镇,更是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级的“中国童装名镇”。历史上,织里的丝织、刺绣、造船、刻印书、贩书业等,曾为织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树帜领航。由此,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织里留下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织绣,以“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见长,是吴兴民间的一大传统手工技艺。我们可以从民间征集的46件“服饰、帐挂、枕顶”等绣品中,看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就艺术风格而言,苏绣直观,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斑斓;织绣则以粗犷、简单、实用的风格见多。因此,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完成一件绣品,需要8道工序和10余种针法,上下穿刺数万针,方得成果。

“织里刺绣”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绣娘”先将丝或棉质的绣布平铺在案板上,按所需尺寸大小描上图案,业内人称“描底”。再将画好图案的绣布,绑在落地可缩放的木制绷架上,或绷在大小不同的、圆形的竹制绷子上。然后根据图案形式、纹样要求配上相应色彩的丝线,手工穿针刺绣。

“织里刺绣”针法复杂,技术要求高。绣娘刺绣时,必须心平气和、专注、心灵还得手巧。其主要针法有:

齐针——先从绣布的反面楷书行针,针走直线,行行对齐,不能出现转弯和倾斜状,这叫“齐针”。

十字针——上行针直,下行针要与上行针交“十字”,后针盖着前针。

乱针——纵横交错、无规则的针法。

正抢与反抢针法——正面行针正面接针,反之一样。

旋针——手握针线绕圈,从圆圈的中心点行针。

运用这些针法时,上手(左手或右手)握针垂直向下,沿图案线点下针,下手接针时一定要注意手势力匀、线直,特别要注意是线脚较长时,就要用多针或数针接法,此针法称“接针法”;“心平气和”是运用这些针法的主要特征。

织绣工艺精细,一件普通绣品,也要经过几天或数天、千针万线的刺绣,才能完成。

绣品上的图案喜庆吉祥,大多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装饰。尤其是用于婚嫁人家嫁妆的绣品,周边乡村都爱使用织里的手工绣品。

织里刺绣是浙江省优秀的特色传统刺绣工艺。兴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刺绣发达臻至高峰的时期,绣品的数量与质量均属空前,特别是在开创观赏性的刺绣艺术方面堪称绝后。

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乌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刺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唐宋时期的刺绣呈精致化趋势,主要是由它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女子都要学习“女红”,刺绣是一项基本技艺。织里的年轻姑娘几乎人人学绣,多为母女相传,或邻里之间相互传授。这对当时待字闺中的女孩子来说,是很普遍的事。正因如此,刺绣不仅是劳动妇女的“份内工作”,更是许多有闲阶级女性消遣、养性、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主要手段,绣品的功用也明确分为日用与观赏两种用途。许多文人也积极参与到绣品的创作中,形成了画师供稿、艺人绣制、画绣结合、精品倍增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507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