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象帽舞”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
本题选项:
A.朝鲜族
B.土家族
正确答案:朝鲜族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02月10日 - 答案
答案解析:象帽舞是朝鲜族富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节日和庆典,朝鲜族民众会摇动多彩的象帽,表达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喜悦之情。2006年,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它鲜明地表现着朝鲜族文化中典型的曲线美,要求表演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舞蹈功底,也是朝鲜族人民欢庆丰收、欢度节日的必备项目之一。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
“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据传说:古代朝鲜族人民在耕作时,为了防止虎、狼等野兽的侵扰,把大象毛绑在帽尖上左右摇摆,用来驱赶野兽。还有一种传说是:古代朝鲜族狩猎时,在猎取野兽后,甩动发髻以示庆贺,久而久之,形成了朝鲜族特有的民族舞蹈表演形式。
早在1949年,汪清县就组建了象帽舞表演队,由象帽舞第一代传人梁泰荣传授象帽舞技艺,每逢节日、婚礼、农闲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
1954年,农乐舞作为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艺术,经过众多演艺家的辛勤劳动,以象帽舞的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象帽舞更加趋于完善。汪清县为象帽舞的保护和发展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使象帽舞这一朝鲜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得以延续和传承。
2006年5月20日,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4。
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