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形容的是我国哪个民族对于银饰的喜爱之情

 2025年03月12日  阅读 62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形容的是我国哪个民族对于银饰的喜爱之情?答案:苗族。

今日问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形容的是我国哪个民族对于银饰的喜爱之情?

本题选项:

A.苗族

B.壮族

正确答案:苗族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03月12日 - 答案

“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形容的是我国哪个民族对于银饰的喜爱之情

答案解析:这句苗族民谚形容的是苗族人民对于银饰的喜爱。银饰自古就是苗族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银饰是苗族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传承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

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

苗族银饰的加工,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湖南省凤凰县、贵州省雷山县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以银料为原料,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

2006年5月20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0。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6634.html

标签: 蚂蚁新村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