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与地球/正文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未涉及的内容是

 2023年09月06日  阅读 139  评论 0

摘要:答答星球问题:《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未涉及的内容是?答案是:大气污染治理。

问题:《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未涉及的内容是?

本题选项:

A.大气污染治理

B.生态风险防控

C.生态安全布局

正确答案:大气污染治理

出题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答答星球】小程序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未涉及的内容是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为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防控生态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共7章,包括总则、生态安全布局、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风险防控、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级”“亚洲水塔”,其生态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生态保护地位特殊,立法意义重大。当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极端气候增多等诸多挑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为应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风险,国家从立法层面加强青藏高原系统保护和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应运而生,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共7章63条,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主要作了八个方面的规定,分别为:明确适用范围、确立基本原则、健全管理体制、统筹生态安全布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生态风险防控、完善保障和监督、对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亮点纷呈,其中之一就是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了如下规定:一是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青藏高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二是明确在珍贵濒危或者特有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和重要栖息地等区域依法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三是开展野生动植物物种调查,对青藏高原珍贵濒危或者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实行重点保护,完善相关名录制度;四是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重大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其二是青藏高原旅游、山地资源丰富,旅游和山地户外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部法律对加强旅游、山地户外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如下规定:一是规定组织或者参加青藏高原旅游、山地户外运动等活动,应当遵守安全规定和文明行为规范,符合区域生态旅游、山地户外运动等管控和规范要求,禁止破坏自然景观和草原植被、猎捕和采集野生动植物;二是规定组织或者参加青藏高原旅游、山地户外运动等活动,应当自行带走产生的垃圾或者在指定地点投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三是规定在旅游、山地户外运动中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的,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和单位分别处以罚款;破坏自然景观和草原植被或者猎捕、采集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

其三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法律规定在青藏高原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破坏自然景观等六种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同时,视情节严重程度相关罚款金额可高达50万元。

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8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甘肃、云南六省区的有关县市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出台对于区域协商、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没有制定专门针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法律之前,各省均以行政区域立法为主,立法内容缺少联系和配合,而该法注重跨区域的协调保护,一是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治理的基本方针有利于推动青藏高原协同治理;二是由国家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统筹协同、综合指导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问题;三是通过推动雪山冰川冻土与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协同保护,加强区域协作对冻土资源的特殊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gqiu/diqiu/2094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