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以下哪种方式更适合孤独症儿童表达自己?
本题选项:
A.绘画
B.辩论
正确答案:绘画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3年04月02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孤独症孩子存在沟通交流障碍,但他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很多患儿理解世界就是图画型的,通过绘画这种辅助治疗方式,将他们的内心体会与感受用绘画的语言呈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放松与满足。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孤独症多于三岁前起病,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障碍以及局限性的、刻板性的重复行为,具体如下:
第一个,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的孩子通常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他们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与正常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典型的表现是回避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难以建立友谊。
第二个,交往障碍,主要是孩子出现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障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言语交流障碍也是孩子就诊最主要的原因,非言语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交流的表情、动作、姿势很少。
第三个,孩子出现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孤独症的孩子兴趣范围比较狭窄,行为常常非常刻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去应付日常的生活。孤独症的孩子还伴随其他的症状,比如情绪和行为的异常,部分孤独症孩子通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另外,孤独症的孩子认知发育可以出现不平衡,部分孤独症的孩子对音乐、机械的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
能够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学因素、病毒与免疫学因素、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因素、脑结构与脑电生理学因素、围生期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等。
一、主要病因
1、遗传学因素:有研究证实,孤独症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遗传率高达80%~90%。
2、病毒与免疫学因素:病毒可能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把其DNA整合到宿主DNA上,翻译出异常蛋白质,作为异体抗原,它们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免疫应答。
3、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因素:孤独症的神经生化问题也就是研究突触和中枢神经递质的问题,由于脑能神经递质发育不成熟,可导致患儿行为和精神异常。
4、围生期因素:围生期损害,如出生时窒息、缺氧、脑轻微损伤等,在患儿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作用。
5、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研究证明,孤独症不是任何单独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原因引起的。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性障碍,儿童发育和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言语、社会技能的获得和发展。
二、诱发因素
1、母孕期的不利因素:比如高龄产妇、怀孕期间出现过先兆流产、病毒感染、围生期发生过缺氧等。
2、环境因素:在患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活环境及社交与孤独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