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民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说的是仲冬时节?
本题选项:
A.白天越来越短
B.需要补充能量
正确答案:白天越来越短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3年12月07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后,白昼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民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形容的就是白天如此之短,人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了。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季第三个节气,大雪时节雪下得更大、范围更广,常常可见雪花纷纷落下的景象。每年的公历12月7日或8日,节令交大雪。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也称仲冬月,葭月,畅月。
“大雪封河,小雪封山”。大雪时节雪量逐渐加大,下雪的天数也在增加,气温还在继续下l年,地上已开始有积雪了。
大雪三候。“初候鹖旦不鸣”,鹖旦是一种夜鸣求旦的鸟,这时这种鸟也敛气屏声,躲迸巢穴里不出来了。“二候虎始交”,这时老虎到了发情期,就要开始交配,繁殖后代。“三候荔挺出”,“荔”是一种细微的小草,这种小草在寒冷的冬季反而于向阳处挺出了嫩芽。
“大雪小雪、煮饭不息”这个民谚的表述充满着智慧和启示,它来自于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农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这个民谚用简单而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冬季白天时间逐渐缩短的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在严寒中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这句话说的是在仲冬时节,白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短到要三顿饭连着做的地步了。这里的“大雪小雪”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即“大雪”和“小雪”。这两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来临和深入。
大雪时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人们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