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古代出行常有“打尖住店”的说法,“打尖”指的是?
本题选项:
A.吃饭
B.喂马
正确答案:吃饭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4年02月03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打尖”一词源于京津地区的方言,指的是行路途中吃顿便饭,或者临时性地吃点东西,暂时填饱肚子。因为吃饭的时候还能有一段歇息的时间,也引申为小憩的意思。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首引清福格《听雨丛谈·打尖》:“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但何以“打尖”能表此义?却不得而知。《疏证·释词·释言五》“打尖”条云:“打尖,昭人谓旅途小憩为打尖。按《广雅·释诂三》,‘止也。’俗以尖字为之。此言小憩止,因小休而饮食,故小食亦曰打尖矣。”“打”在近代可作动词词头,置于动词“尖”之前而构成双音动词“打尖”,表示小憩之义。《镜花缘》第六十三回: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
“打尖”的词义就是“出门人在途中吃饭歇息”之义。“打尖”和“住店”这两个词汇,经常连贯起来使用。所谓“打尖”,似乎不分正午晚上,无论黎明即起,还是饭后便走,只要是一午一晚的停歇,都叫做打尖。而“住店”却不同,不是暂来暂往,停歇一下就走,而是要在店里住上一段时间。
打尖,指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这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打尖,实际上是打发舌尖的缩略词。舌尖是人对味道最敏感的地方,赶路的时候饿了,好赖吃点东西,打发一下舌尖,而后继续上路。广东方言打尖是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称之为“兼队”或“尖队”。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