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方面,针对旧社会劳动人民难有受教育机会的状况,党和政府确定了“教育必须____,____,学校____”的教育方针。
A.为生产建设服务
B.为工农服务
C.向工农开门
正确答案:A.为生产建设服务 B.为工农服务 C.向工农开门
题目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
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拓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方面,针对旧社会劳动人民难有受教育机会的状况,党和政府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是一穷二白,80%的中国人是文盲和半文盲,全国各级干部有一半以上都不到初中文化水平,中国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普及教育、扫盲治愚、以及为社会现代化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才。
1949年确定的教育工作的建设方针就是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向工农开门,教育向工农开门,首先就是加强工农干部和人民解放军战士的教育。
1949年10月1日下午,54门礼炮在天安门广场齐鸣28响,响彻云霄,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并明确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导向。
然而,建国初期的中国,基础弱、底子薄,是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5.4亿人口中,近80%是文盲。小学在校生仅有3000多万名,中学在校生仅有100多万名,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全国仅有10多万名。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23日,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政策基点,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并要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一为国家培养建设骨干;二为改革旧的高等教育,树立一个新型大学的典型。”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在开学典礼上说明了建校的使命。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