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套引进四套30万吨乙烯装置,作为国家“六五”“七五”期间从国外引进____、____、____、____的大型石油化工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我国石化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本题选项:
A.大庆
B.齐鲁
C.扬子
D.上海
正确答案:A.大庆 B.齐鲁 C.扬子 D.上海
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
拓展阅读:
乙烯产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六五”末期,3套30万吨乙烯工程陆续在大庆、齐鲁、扬子恢复建设,到“七五”初期,上海30万吨乙烯开始建设。在“七五”期间,国家同时组织4套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艰巨的工程之一。
乙烯,是与人类现代文明息息相关的化工基本原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乙烯年产量有着巨大差距。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化工业的发展。
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套引进4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拟分别建于南京、山东(齐鲁)、大庆与上海,作为国家“六五”“七五”期间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石油化工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套引进的全国四套30万吨乙烯之一,是国家“六五”“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于1984年4月开工建设,于1987年5月投料生产,开启了中国石油化工的新里程。工程建成后,每年直接创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创利税8.8亿元,为山东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国石油化学工业新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发展,齐鲁乙烯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而今已发展成为80万吨乙烯,截至2017年底,累计生产乙烯1675万吨。
齐鲁乙烯工程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一种精神,凝聚了团结勤奋,干事创业的力量,是一部史书,记载了山东建设者的风采。
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从国外引进4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其中一套就建在大庆石化。随后,中国石油不断探索,陆续实现了裂解技术、分离技术及裂解炉等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运行投产一次成功,填补了国产技术和装备的空白。
2017年,中国石油启动大型乙烯重大科技专项二期项目,寰球工程联合多家单位开始了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的集中开发,部署该技术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和工程化工作。
两年后,中国石油系统部署、创新布局,推动天然气开发、乙烷回收、乙烯化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马兰州石化长庆、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两个乙烷制乙烯国家示范工程。
2021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自主技术建成的长庆和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相继投产,标志着国产大乙烯技术“2.0版本”成功实现,我国大型乙烯成套技术水平达到新高度。
中国石油充分发挥上下游资源一体化优势,利用长庆和塔里木两个油田产出的天然气中分离出的乙烷作为原材料,实现优质原料、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的系统结合。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