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善文学,好诗赋,与其父____、其弟____并称“三曹”。
本题选项:
A.曹操
B.曹植
C.曹冲
正确答案:A.曹操 B.曹植 C.曹冲
题目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出题单位:暂无
拓展阅读:
魏文帝曹丕,三国时魏国创建者。善文学,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著《典论》,为文学评论名作。作诗赋百余篇。有《魏文帝集》。
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三曹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后曹操被封魏王,曹丕继承后篡汉自立。尊父王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操是个会用人并懂得用人的英雄,曾挟持汉献帝刘协来攻打天下。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
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多次击败羌胡、鲜卑等族的进犯,但曹丕三次征吴,均无功而返,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阳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三十九岁,葬于首阳陵。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植早年即有「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於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於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