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核武器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核电磁脉冲来产生杀伤力。
本题选项:
A.冲击波
B.光辐射
C.早期核辐射
D.放射性沾染
正确答案:A.冲击波 B.光辐射 C.早期核辐射 D.放射性沾染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核武器主要通过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来产生杀伤力。
核武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以其它武器无可比拟的优势,始终是全世界人民头上悬着的一把利剑。其破坏杀伤力包括五大因素:冲击波、光辐射、早期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
核爆炸冲击波,是核武器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团,猛烈压缩和推动周围介质所产生的高压脉冲波。它是核武器爆炸的主要毁伤因素之一,约占爆炸释放总能量的50%。其超压使目标遭到挤压,致使物体塌陷变形而遭到破坏;动压使目标遭到冲击,致使物体变形或发生平移、抛掷而遭到破坏;负压有抽吸作用,使目标受到与超压作用方向相反的作用,容易使那些耐压而不耐拉的物体遭到破坏。
冲击波对人员的杀伤分为直接杀伤与间接杀伤。直接杀伤是指冲击波的超压和动压直接作用在人体上所造成的杀伤。其中超压的挤压作用,会使人员的听觉器官和心、肺、胃等内脏器官发生破裂和引起出血等。动压的作用则是指直接撞击人体,或是将人体抛掷空中而后又撞击地面和物体所造成人员的颅脑损伤、骨折和肝脾破裂等。
除了直接杀伤,冲击波还可以对人员造成间接杀伤。这主要是指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某些物件,例如砂石、砖瓦、玻璃碎片等的飞迸,或工程建造物的倒塌,对人员所造成的伤害。冲击波不仅对人员造成杀伤作用,而且可以使各类工程建筑变形、断裂,以致倒塌,摧毁和破坏各种武器装备。
核爆炸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它的瞬时杀伤破坏作用,即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辐射的作用基本上就消失了。然而,其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沾染对人员所造成的放射性伤害却可以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虽然这种杀伤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有不容忽视的伤害作用。
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一般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
一是体外照射伤害,即指核爆炸后沾染在地面、物体等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它们所释放的射线可以直接照射到人体上造成伤害。其中穿透能力很强的γ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性最大。
二是体内照射伤害,即指沾染有放射性物质的空气、水或食物通过人员的口、鼻进入体内,或者通过沾染了的伤口、烧伤的皮肤或者眼结膜等侵入体内时,射线照射人体内部组织引起的伤害。
三是皮肤沾染伤害,即指暴露人员的皮肤、服装沾染了放射性物质或接触了严重沾染的武器装备或其他物体所造成的皮肤表面的烧伤。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