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当人们从一个门进入到另一个门时可能会忽然忘记某些东西,科学家给这个现象起了个非常贴切的名字“____”。
正确答案:门口效应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科技部引智司
题目归属:2019年07月第一周答题
拓展阅读: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环境真实或虚拟,人们的记忆力会在穿过房门后受到影响,人们的反应会变慢,错误率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不论环境真实或虚拟,人们的记忆力会在穿过房门后受到影响,人们的反应会变慢,错误率也会增加,这就是“门口效应”
门口效应(Doorway Effect)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当人经过一扇普通的门时,可能会诱发遗忘一些事情,哪怕是一扇虚拟的门,也会造成影响。它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让我们知道思维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为了了解“门口效应”形成的原因,美国圣母大学的加百利·雷万斯基(Gabriel A. Radvansky)等人做过两项实验。
第一项测试是在行走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让两组受试者在需要“过门”和不需要“过门”的房间内做一些事情。
在实际测试中,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拿着盒子并要求在其中放进或拿出不同的物品,然后在房间内走动,并随时回答关于放进或拿出物品的问题,有时候需要穿过一扇门,有时候则在同一个房间内完成。结果发现,相较于那些没有“过门”的人,“过门”的人更容易忘记在之前房间形成的记忆。在真实环境中,受试者在穿过房门之后的记忆会受到影响,尽管只是穿过一道门,他们的反应也会变慢,记忆的错误率也会上升
另一项测试采用视频游戏的方式,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控制电脑中的一个虚拟人物,并在游戏中将要求的物品放进虚拟背包中,或者将背包中的物品拿出来放到指定位置,他们同样会控制虚拟人物在同一个房间内移动或是穿过虚拟的门。在虚拟测试中的表现同样印证了上一项测试的结果,“过门”的受试者反应会变慢,有的会忘记应该拿哪个物品,有的甚至会忘记要往背包里放东西。
研究人员盖布瑞尔·拉德万斯基解释说,“门口”类似于大脑用来分割和储存忆的“事件边界”。当你进入一个新的房间,大脑会对这个新环境中的情况进行更新,其中有一些记忆被当作临时记忆存储,这些记忆不再有用时大脑会将它删除,为更多的新信息做准备。这一更新过程虽然很轻微,但有一定的概率会将你在之前房间储存的记忆漏掉,带不到新环境里,所以就产生“门口效应”。
这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告诉我们,大脑虽然足够强大,但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这样一来也并不是坏事。首先,大脑删除掉临时信息可以接纳更多的新信息,从而记住更为有用的事情;另外,这些短期的记忆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当前做的事,不容易受到其他信息干扰。
我们的大脑在任何时候都在处理大量的信息。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为了让它能够正常的运行,它必须删除一些在它看来没的东西。阈值效应印证了这个假设,当我们在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我们会记住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的东西。因此,某些形式的记忆会被优先保存为“备用信息”,直到他们不再有用为止。当其不再有用(大脑这么认为时),大脑就会将这些信息删除,为迎接新的信息做准备。
上述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设置一个“事件模式”证明了这种记忆功能的存在。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也可以证明这种小失忆的存在,通常发生在我们被打断的时候。例如:有人敲门,或者电脑电源耗尽你需要插电源时。我们的大脑虽然强大,但它也不能储存所有的信息。
我们可以将门口效应理解为人脑的一种调节功能。类似于电脑和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内存,人脑也需要删除一些不太重要或临时的信息,以储存更多新的信息,从而记住更有用的事情。另外,门口效应还让人专注于当前做的事,不容易受到其他信息干扰。由此看来,门口效应也不全是坏事,它能为人脑适度减负。对于那些不想被大脑当做临时信息处理掉的重要事件,我们可以利用备忘录、便签等工具提醒自己。
信息爆炸的年代,“压力山大”的处境,让很多朋友陷入高度紧张。有时候会感觉到人生处处是“门口”,短暂失忆的经历多了,难免会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心理学家说,首先,人们不必过于紧张,而是要放下心理负担。其次,可以采取一些有效对策。比如,对于一些不想被大脑当做临时信息处理掉的重要事件,可以借助物理方式,将其记录在纸上或手机里;记得用过的钥匙之类一定要放回原处。担心穿过房门而忘记的朋友,可以将相关物品拿在手里,只要看一下就可以帮助我们回忆起需要的信息。还有一个“治疗方法”,如一位年轻朋友就有自己的妙招:偶尔发生此类现象,他就故意穿过房门,频繁地进进出出,以此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也会增加,这就是“门口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