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热点/正文
中华民族____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025年02月13日  阅读 62  评论 0

摘要:问题:中华民族____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答案:共同体意识。

当前问题:中华民族____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这一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正确答案:共同体意识

题目来源:参见《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深刻阐明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第七部分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shizhen/26373.html

  相关推荐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02
  • 评论0
  • 浏览8820666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