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热点/正文
修建红旗渠时,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____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2025年04月06日  阅读 40  评论 0

摘要:问题:修建红旗渠时,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____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答案:自力更生。

当前问题:修建红旗渠时,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____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正确答案:自力更生

题目来源:暂无

推荐单位:“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委宣传部

拓展阅读:

修建红旗渠时,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周恩来总理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生活日日好”的梦想,1960年2月,37000多名林县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开山凿渠,把漳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县,创造了“愚公移山”的现代奇迹。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经济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按定额消耗,超用不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shizhen/2687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