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统筹____、____、____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本题选项:
A.水资源
B.水环境
C.水生态
正确答案:A.水资源 B.水环境 C.水生态
题目来源: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出题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题目归属:2023年03月23日 - “世界气象日相关知识”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要久久为功,协同推进,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关键在于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随着“双碳”战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等,推动国土空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山清水秀、蓝天常在、家园美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着眼当下,更是为长远计。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夯实生态本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二十大报告中,用了整整一章来描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十大报告表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做到“五个精准”,“五个统筹”
此前,2022年9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经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仍要坚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广度,用更高的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在战略层面上,必须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我们当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尽管幅度很大,但还是一个中低水平上的提升,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大的接续奋斗的空间。”黄润秋说。
第二,从战术层面上,要坚持精准、依法、科学治污。要求做到“五个精准”,就是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
另外,还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要统筹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方面“五个统筹”很重要。
这“五个统筹”分别是:
一是要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治理向深里走,生态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根本上改变的需要。
二是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因为这两者具有相同的前体物,可以使PM2.5和臭氧协同降低。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PM2.5和臭氧初步实现了协同降低。
三是要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一个良好的水体除了有好的水环境质量以外,还应该有好的水生态系统,要有水有草、有草有鱼,这方面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方面、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还要努力。
四是要统筹城镇和乡村,农村的环境治理仍然是我们的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垃圾污水、黑臭水体等。
五是要统筹好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尤其要建立新化学物质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在行动层面,生态环境部已经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了八大标志性战役,现在已经陆续推出。
一是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将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治理和柴油货车治理三大攻坚战。
二是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我们将围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重点海域治理以及长江、黄河治理攻坚战。
三是在净土保卫战方面,我们将聚焦农村的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总之,“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以更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